五代十国后周时期地图放大高清版(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周口地区的建置沿革与城池修筑)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历时380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进入长期统一而后又步入短期分裂的时期。这期间从总体上看,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一度呈现盛世景象。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隋灭陈,南北重新统一。618年,唐高祖李渊在其子李世民的支持下建立唐朝(618年~907年)。唐代的繁荣最终被唐末的藩镇割据打破,五代则是这种割据局面的延续,中国又进入动荡时期。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54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5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5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隋初,隋文帝为改变南北朝时期州、郡、县三级体制过于分散的状况,根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开皇三年(583年)裁并州郡,取消郡一级建制,实行以州统县,使东汉末年以来实行的三级地方政制,重新恢复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郡分为上、中、下3等。另设司隶和刺史分部巡察,主掌监察。唐朝,初改郡为州,唐玄宗时又改州为郡,肃宗时再改郡为州,终唐之世,仍为州、县两级制,郡只是地理区域的名称。按照唐朝定制,州分辅、雄、望、紧、上、中、下7等,县分上、中、下3等,一直延续到清代。

隋置陈州、沈州,唐及五代因之。据《隋书•地理志中》记载:“淮阳郡开皇十六年置陈州。统县十,户十二万七千一百四。宛丘后魏曰项,置陈郡。开皇初县改名宛丘,寻废郡,后析置临祭县。大业初置淮阳郡,并临蔡县入焉,又后魏置南阳郡,东魏废。西华旧曰长平,开皇十八年改曰鸿沟。大业初改焉。有旧长平县,后齐废。溵水开皇十六年置,又有后魏汝阳郡及县,后齐郡废,大业初县废。扶乐开皇十六年置。有涡水。太康旧曰阳夏,并置淮阳郡。开皇初郡废,七年更名太康。有洼水。鹿邑旧曰武平,开皇十八年改名焉。项城东魏置扬州及丹阳郡、秣陵县,梁改曰殷州,东魏又改曰北扬州,后齐改曰信州,后周改曰陈州。开皇初改秣陵为项县。十六年分置沈州,大业初州废,又有项城郡,开皇初分立陈郡,三年并废。南顿旧置南顿郡。后齐废郡及平乡县入,改曰和城。大业初又改为南顿。”据《新唐书•地理志二》记载:“陈州淮阳郡,上。土贡:绢。户六万六千四百四十二,口四十万二千四百八十六。县六:有忠武军,贞元元年置于许州。天复元年徙屯。宛丘,紧。武德元年析置新平县,八年省。太康,紧。贞观元年省扶乐县入焉。项城,上。武德四年置,以项城、鲖阳、南顿、溵水置沈州,并置颍东县。贞观元年州废,省颍东入项城,以溵水来属。溵水,上。建中二年隶溵州,兴元二年州废,来属。南顿,上。武德六年省入项城。证圣元年复置,曰光武,以县有光武祠名。景云元年复故名。西华。上。武德元年更名箕城,贞观元年省入宛丘。长寿元年复置,曰武城。神龙元年又曰箕城,景云元年复故名。”

淮阳县。隋废州为郡,复作淮阳郡,隶豫州。析项县置宛丘县,并置临蔡县。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陈州。大业初,废陈州复置淮阳郡,并临蔡入宛丘县。淮阳郡领10县:宛丘、扶乐、太康、鹿邑、郸县、项县、南顿、溵水、西华、鲖阳。唐代,陈州淮阳郡统6县:宛丘、太康、西华、溵水、南顿、项城,治宛丘。贞观初,省西华入宛丘县。武德元年(618年),析宛丘置新平县,武德八年(625年)废,复入宛丘。五代,陈州辖区无变更,宛丘属之。项城县。隋开皇元年(581年),改秣陵县为项县。隋文帝时改项县为项城县,隶属陈州。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陈州置淮阳郡,理项城县和南顿县。又设项城郡,不久即废。此后项城县名确定下来。唐初武德元年(618年),改淮阳郡为陈州。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沈州于项城,领项城、颍东、鲖阳、南顿、溵水5县,属河南道。武德六年(623年)省南顿县并入项城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沈州,省颖东县入项城县,项城属陈州。唐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析项城西部地区置光武县,以县有光武祠而名之。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光武县为南顿县。五代,项城县建置、沿革、治所未变。后梁隶忠武军节度使。后晋、后周隶镇安军节度使。

沈丘县。沈丘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梁宁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之称。隋开皇三年(583年),废褒信县始设沈丘县,置沈州,治今安徽临泉县西。沈丘县自建置至今,虽境域屡变、治所屡易,但县名一直保留至今。开皇十六年(596年),沈州治所由沈丘移至项城(今沈丘县城槐店镇)。大业元年(605年),沈州废。唐武德元年(618年),沈丘属颍州。武德四年(621年),沈州在项城复置后,于今沈丘东部置颍东县,属沈州。沈丘县仍属颍州。贞观元年(627年),沈州废,省颍东县入项城县,改属陈州。同时废舒城入沈丘,省颍阳入汝阴。后沈丘县又省入汝阴。神龙二年(706年),析汝阴县复置沈丘县,治所仍在古寝丘(今安徽临泉县西),属颍州。据《旧唐书•地理志》载:“沈丘,古曰寝丘,至隋不改。神龙二年,改为沈丘。”五代时沿唐制。沈丘县境在五代时仍分置沈丘、项城二县,治所不变。项城县属陈州,沈丘属颍州,均隶河南道。

商水县。隋初沿置汝阳县,开皇十六年(596年)分置溵水县,治所在今商水老城,一说在今商水邓城乡潘堂。大业元年(605年),废汝阳县入溵水县。皇泰元年(618年),置扶苏县,与溵水县同属陈州淮阳郡。武德五年(622年),废扶苏县入溵水县,属河南道。贞观元年(627年),属陈州。建中二年(781年),属溵州。兴元元年(784年),属陈州淮阳郡。五代县名仍称溵水,属镇安军节度,陈州。

西华县。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为柳城县,属陈郡,治所由今叶埠口柳城村迁至今红花镇柳城村。不久柳城县废,复为西华县。《太平寰宇记》载:“隋开皇元年(581年)改西华为柳城县,治所由南柳城迁于此,不久废,复为西华。”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西华县为鸿沟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复改鸿沟县为西华县,属淮阳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西华县为箕城县。武德八年(625年),又改箕城县为基城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省基城县入宛丘县。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复置县,名武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改武城县为箕城县。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复改箕城县为西华县,延续至今。

太康县。隋初废阳夏郡,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改阳夏县为太康县,属陈州。扶乐县在晋代并入太康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开皇十八年(598年)太康县改为匡城县。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因李密曾在匡城县举兵,遂废匡城县,复置太康县,属淮阳郡。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扶乐县再次并入太康县,属河南道淮阳郡。五代后梁时,太康属东京开封府,后唐属陈州,后晋、后汉、后周均属东京开封府。

扶沟县。隋初属豫州部颍川郡。隋炀帝大业十四年(618年),新汲县并入扶沟县,县治由小扶城迁至桐丘。治所在今扶沟县城北石桥附近。唐归河南道许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在扶沟县置北陈州,同年北陈州废,扶沟改属洧州(治在今河南尉氏县)。贞观元年(627年),州废,属许州天宝元年(742年),改许州为颍川郡,扶沟属之。乾元元年(758年),许州复置,扶沟又属之。五代后梁时(907年),扶沟属东京开封府,后唐时(923年)属汴州宣武军,后晋(936年)、后汉(947年)、后周时(957年)均属东京开封府。据《陈留风俗传》记载:扶沟县,“魏,隶许昌郡。唐武德四年,置北陈州,县属焉。是年,置洧州,县又属焉。洧州,今尉氏也。贞观元年,州废,县归许州。朱梁与晋,割入开封”。

鹿邑县。隋代境内置谷阳、郸、鹿邑、涡州,属豫州谯郡。开皇六年(586年)析西南境置郸。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因有春秋陈之鸣鹿,改武平县为鹿邑县,治所西迁6.5公里今鹿邑城村,属豫州淮阳郡。大业十三年(617年),县民田黑社率众起义占据鹿邑,改鹿邑为涡州;唐代境内置鹿邑、郸、谷阳、真源、仙源。武德三年(620年)田黑社起义失败,涡州复名鹿邑。乾封元年(666年)废郸,改谷阳为真源。载初元年(689年),改真源为仙源。神龙元年(705年),改真源,复名真源,同属河南道亳州。五代时,鹿邑、真源属之。

隋朝沿袭前代郡县制,每县置县令、县丞、县尉各1人。唐代将县分为三等,上等县设县令、县丞、主簿各1人,县尉2人,经学博士1人,助教1人。此种制度自唐至宋基本未变。

唐、五代时,一些帝王贵胄、功臣曾封于今周口一带。唐睿宗女和唐穆宗女曾被封为准阳公主,唐敬宗少子李成美,开成时曾封为陈王。唐蔡州朗山人袁滋曾因功累封为淮阳郡公。后汉高祖幼子刘承勋在后周时曾封为陈王。

柴城,今西华县逍遥镇柴城村,其名来历一说因后周周世宗柴荣所建,故称柴城。《河南续通志》载:“柴城在西华县西南四十里,五代周世宗(955年)建。世宗名柴荣,后人逐称柴城”;一说有人曾在小窑积柴薪烧造器物而得名。清顺治《西华县志》载:“昔人于小窑(今西华县逍遥镇)烧造,积薪于此,故名。”

五代十国后周时期地图放大高清版(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周口地区的建置沿革与城池修筑)(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