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谈如何写出三体(李淼和尹烨畅谈三体里的物理学)

题 记:2017年5月19日,“无尽之门”人类基因太空荷载项目启动仪式在深圳国家基因库召开。此项目率先尝试人类基因样本在宇宙空间的长期保存,由华大基因完成人类基因样本的提取与制备,并通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入太空。现场嘉宾包括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天体物理学家李淼、高级火箭工程师尚辉、“无尽之门”项目发起人陈实等。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CEO尹烨与众嘉宾齐聚国家基因库,畅所欲言。

问:请问刘慈欣老师,您创作科幻的源头源自于哪里?怎么想到要写科幻小说的?

刘:人们写科幻的目的不太一样,如果把科幻比作一个广场,科幻作家是从不同的路走到这个广场上来,有的为了文学,有的为了普及科学,有的为了用科幻的角度来隐喻批判现实。而我很简单,我就为了科幻。因为我就是一个科幻迷,科幻迷是很大的亚文化群体,他们有共同的欣赏取向、相近的价值观,甚至还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比如克林贡语。我就是因为喜欢科幻,自己想象出很多世界,想跟更多的朋友共享。

问:《三体》小说体现了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三个太阳互相缠绕着彼此转动,还有行星围绕着它们在转。您的想象力是从哪里得到的启发?

刘:其实真正充满想象力的根本不是科幻,而是科学本身。只不过科学的想象力是用方程式来表达的,我们普通人很难弄懂。《三体》中的想象,它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物理学家、数学家想象出来了,我不过是用科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而已。所以科幻文学本身不像人们吹嘘的那样引领科研,预言未来。科幻文学就是一个大众文学的题材,它是从科学里面挖掘故事资源,它不可能走在科学的前面。

刘慈欣谈如何写出三体(李淼和尹烨畅谈三体里的物理学)(1)

问:请问天体物理学家李淼老师,三个太阳彼此缠绕的天体现象,现实中观测到过吗?

李:有很多。比邻星就是一个准三体,为什么说是准三体?因为在比邻星之外还有两个星球绕着转,然后比邻星绕着它们转。在银河系里,双星系统、三星系统的比例也不是很低。

问:这两个或者三个恒星互相转的同时,还有行星围绕着它们公转吗?

刘:有的。真正的三体系统,就是完全无规律的系统,目前在银河系里面还没有真正看到过。真正的三体系统不用往远的地方找,在太阳系里面就有。冥王星有一颗卫星叫卡戎,在卡戎以外又发现了三颗更小的行星。这三颗行星目前做的运动就是典型的三体运动,没有任何规律。但这个发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也是从一个很偏僻的资料里看见的。

问:李淼老师是天体物理学家,他还专门针对刘慈欣老师的《三体》小说,写过一本书《<三体>中的物理学》。告诉大家里面哪些知识在物理学里是不存在的或存在的吗?

李:其实我是被“磁铁”(刘慈欣的粉丝)弄上贼船的。黑洞是存在的,三体星系也存在,量子通讯也是。质子的低维度展开现在还没有被物理学实验证实,但是有理论,超弦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点。我从二十多岁去美国,到回国之前一直做弦论。但是我现在对弦论的验证有点悲观,我觉得这可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加速器到今天还没有看到任何符合弦论预言的迹象。最大的加速器在欧洲,2012年发现了“上帝粒子”,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任何现象超出我们理解的高端物理的范畴。当然,我还是认为弦论是有可能对的。这有点像希腊的原子论,原子论是对的,但是希腊人没有办法验证,到20世纪初才能验证这件事。《三体》中的想象力我觉得很合理,降维攻击在弦论里面也可以存在。

问:尹烨老师对物理学也很感兴趣,是不是?

尹:学理工的,物理肯定不能太差。薛定谔在1943年写了一本《生命是什么》,到今天还很流行。那个时候热力学是物理学基本模型,还没出现量子力学,他从熵的概念讲了什么叫生命。生命是大分子的有序性对原子和小分子无序性的一个归纳。人都是开放的离散系统,人要想长命,就在动能。我们做生物的都知道,运动跟不运动的线虫寿命相差十倍。让线虫不运动,它大概十几天就死了。

生物界绝大部分的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但是真的存在有两个细胞核的细胞,有些真菌是双核发育的。在生命早期,两个单细胞生命体因为吞噬作用结合在一起,后来慢慢产生了分工。这种关系的典型就是我们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之间的关系,或者植物细胞核和叶绿体之间的关系。其实这跟《三体》系统或者是双星系统是很像的。

刘慈欣谈如何写出三体(李淼和尹烨畅谈三体里的物理学)(2)

植物细胞结构

问:《三体》里面描述的三体人,在环境极端恶劣的时候就脱水,脱水之后就可以长期保存,然后在环境适宜的时候可以泡水复苏。真的有类似这样的生物吗?

尹:多细胞生物里最牛的就是水熊虫,核爆炸都不死。细菌中有一种极端嗜热菌,可以生活在一百多摄氏度。还有一种耐辐射球菌,它可以承受氢弹爆炸的辐射量,这样的细菌可以被带进太空中。比如把这种细菌放到火星上去,它是有可能存活的。

《三体》这本书,我是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看完的。我觉得中国年轻人特别应该理解科普精神和科学精神。学得多并不会让你全知全能,但是会让你慢慢看到未知的东西,这是学习的魅力,科普的魅力。

刘慈欣谈如何写出三体(李淼和尹烨畅谈三体里的物理学)(3)

水熊虫

问:刘慈欣老师,您在《三体》中写的三体人脱水,真的是查了相关的生物学资料吗?比如看到了水熊虫的特性,才有了这样的想象吗?

刘:不是。水熊虫也是我后来才看到的。我当时觉得三体人跟地球生物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地球生物脱水以后,细胞里面的结构就完全破坏掉了。我没有想到后来在网上看到水熊虫真的能脱水,而且最后真的还能恢复。有时候生命有很多让人震惊的例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