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列传感悟(司马相如哀二世赋注释)

8月2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略记

司马相如列传感悟(司马相如哀二世赋注释)(1)

司马相如列传感悟(司马相如哀二世赋注释)(2)

哀二世赋

登陂陁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

陂陁(pō tuó),亦作“陂阤”、“陂陀”,指倾斜不平貌。陁,古同“阤”、“陀”,不平貌。陂(bēi),本义山坡,斜坡。《说文》:陂,阪也。读音发生变化。阪,山坡。《说文》:阪,坡者曰阪。一曰泽障,一曰山胁。从阜,反声。字亦作坂。坌(bèn),指聚集,合。曾,古同“层”。嵯峨,高峻貌。

临曲江之隑州兮,望南山之参差。

曲,弯曲曲折。隑(qí)州,岸曲长的洲。隑,古同“碕”,曲岸。碕,同“埼”。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圻,曲岸,通“碕”。同、通不同。同,谓等同,可替换,异体字形式;通,通假用法。参差,此指不齐貌。张衡《西京赋》:华岳峨峨,冈峦参差。南山,南边的山,或为山名,所指不详。

岩岩深山之谾谾兮,通谷豁乎谽谺。

岩岩,此指高大貌,高耸貌。《诗经》: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孔融《杂诗》: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谾谾,空深貌。谾(hōng),山谷空而深。通谷,指往来无阻的山谷。豁,指开阔,开通。此处形容词作谓语。

谽谺(hān xiā),山谷空旷貌。谽,谷空貌。

汩淢噏习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

汩淢(gǔ yù),水急流貌。汩,指水流貌。淢,急流。噏习,飘忽飞起貌。噏(xī),古同“歙”,收敛,收起或收拢。歙,通“翕”,收缩,敛息。翕,本义闭合,收拢。习,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说文》:习,数飞也。噏习,谓鸟翅膀一闭一合,故有疾飞之义。此处指水流激起而飞溅。

平皋,水边平展之地。皋(gāo),本义泽边地,泛指岸边,水旁陆地。广衍,指宽广低平之地。衍,指低而平坦之地。

观众树之蓊薆兮,览竹林之榛榛。

蓊薆(wěng ài),形容草木茂密多荫。蓊,草木蓬勃茂盛貌。《广韵》:蓊,蓊郁,草木盛貌。薆,指草木茂密。曹植《临观赋》:丘陵崛兮松柏青,南园薆兮果载荣。榛榛,草木丛生芜杂貌。榛,丛生的树木或草木丛生貌。《广雅》:木丛生曰榛。

东驰土山兮,北揭石濑;弭节容与兮,历吊二世。

石濑,水为石激形成的急流。《楚辞•九歌•湘君》: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王逸补注:濑,湍也。濑(lài),从沙石上流过的水,或指急流。《说文》:濑,水流沙上也。

揭(qì),指提起衣裳,犹言褰衣涉水。《诗经》:深则历,浅则揭。《尔雅》:揭者,揭衣。弭节,驻节,停车。节,指车行的节度。弭(mǐ),指止息,中断。容与,此指徘徊犹豫,踌躇不前貌。历,经过。吊,祭奠死者。二世,此指秦二世胡亥。

持身不谨兮,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兮,宗庙灭绝。

持身,立身,修身。信谗,听信谗言。寤,此通“悟”,觉悟,认识到。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后亦作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呜呼哀哉!

操行之不得兮,墓芜秽而不修兮,魂亡归而不食。

操行,操守品行。芜秽,指荒芜,谓田地不整治而杂草丛生。亡(wú),古通“无”,没有。

夐邈绝而不齐兮,弥久远而愈佅。

夐(xiòng),远。弥,愈,更加。佅(mài),乐名。

精罔阆而飞扬兮,拾九天而永逝。

罔阆(wǎng làng),亦作“罔两”,此指心神恍惚,无所依据。罔,此通“惘”,迷惑失意。阆,指空旷。九天,此谓天空最高处。九,非实指,多,多重之义。如“九皋”,义指沼泽最深处。

呜呼哀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