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

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东北地区作为大豆主产区

正加快落实大豆扩种计划

大豆种植的气候适宜度有何变化?

今年气候条件如何?

是否有利于大豆扩种?

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2)

扩种大豆有何底“气”?

大豆作为喜温、短光照作物,对光温变化较敏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相对较弱。

国家气象中心通过对比分析最新气候态(1991年至2020年)与旧气候态(1981年至2010年)数据,发现其在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和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发生变化:

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积温增加,霜冻害日数减少

黑龙江大部和吉林西北部作物生长季干旱天数减少,吉林和辽宁大部干旱天数增加

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辽宁大部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相对有所提高,黑龙江中部和东部、吉林中部和东北部气候适宜度相对下降。

01

东北地区大部积温增加

东北地区大部积温增加,其中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和东北部、吉林中西部等地增加26℃•d(摄氏度·日)至65℃•d,局部地区增加66℃•d至182℃•d。

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3)

图1 1991年至2020年与1981年至2010年≥10℃积温差值分布

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北部和西南部,吉林西部等地降水增加1毫米至11毫米,部分地区增加12毫米至64毫米,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南部、辽宁大部减少7毫米至19毫米。

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4)

图2 1991年至2020年与1981年至2010年生长季降水差值分布

东北地区大部日照时数增加25小时至60小时,黑龙江中北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北部略减少。

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5)

图3 1991年至2020年与1981年至2010年生长季日照时数差值分布

02

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霜冻害日数减少

通过1991年至2020年、1981年至2010年生长季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霜冻)日数对比分析表明(图4、图5),黑龙江大部、吉林西北部等地最近30年平均干旱天数减少1至4天,吉林和辽宁大部增加1至6天,局部地区增加7至12天。

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6)

图4 1991年至2020年与1981年至2010年生长季平均干旱天数差值分布

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大部最近30年生长季平均霜冻日数减少1至3天,局地减少4至6天,辽宁等地变化不大。

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7)

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8)

图5 1991年至2020年与1981年至2010年生长季平均霜冻天数差值分布

03

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变化

综合考虑大豆种植区的光温水条件,利用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综合模型进行测算,对比分析1991年至2020年与1981年至2010年两段时间内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变化(见图6),结果表明,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庆,吉林白城、松原、四平和辽宁大部地区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相对提高;黑龙江中部和东部等地如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牡丹江、哈尔滨、绥化,吉林中部和东北部等地如延边、吉林市和长春等的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相对降低。

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9)

图6 1991年至2020年与1981年至2010年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变化

大豆种植到底什么模式高产稳产 扩种大豆从气象角度看(10)

今年气象条件对大豆种植有何影响?

春季以来,东北地区气温偏高,总体利于土壤解冻散墒、春耕整地。截至目前,化冻情况与去年基本接近。土壤湿度监测结果表明,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与去年同期相比,缺墒范围小,偏湿范围略大。

预计5月份,东北地区大部大豆种植区气温较常年偏高,黑龙江降水偏多,其余地区接近常年,气象条件利于大豆播种出苗。今年东北地区大豆播种时间在5月上旬至中下旬,接近常年或略偏早。目前,黑龙江东部、吉林西部和南部、辽宁北部低洼农田土壤过湿,可能对备耕春播不利;黑龙江西南部气象干旱抬头,5月气温偏高,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快,春播有遭遇干旱的风险。

6月至8月,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吉林东南部、辽宁大部气温偏高,东北地区出现持续性低温的可能性较小。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降水偏多,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部、辽宁大部降水偏多2成至5成。夏季水热条件对大豆生长发育有利。辽河和嫩江流域降水较常年明显偏多,部分地区暴雨洪涝对大豆生产不利。9月,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初霜冻日期接近常年到偏晚,利于大豆灌浆成熟

针对扩种大豆,有什么农事建议?

01 充分利用热量资源,适当调整播期和品种

在积温增加背景下,以及今年5月气温偏高、秋季初霜冻正常到偏晚,东北各地可根据墒情适当早播,同一积温带适当采用生育期相对长的品种,以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产量。但黑龙江中北部和东南部、吉林东部积温增加幅度不大,不要盲目跨区种植

02 优化大豆适宜种植区域,合理调整作物布局

根据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变化情况,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提高的地区可适当扩种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降低的地方则需谨慎扩种大豆。今年大部地区底墒较好,预计夏季普遍降水偏多,可在一些旱荒地扩种大豆

03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对黑龙江东部土壤过湿的农田,尤其是在一些“水改旱、稻改豆”的区域,要提前排涝除湿,确保按期播种,同时防范夏秋湿涝灾害;黑龙江西南部要防范春播期间气象干旱,力争大豆单产总产双丰收。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来源:国家气象中心

专家顾问:何亮

编辑:刘倩

审核:段昊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