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的爱憎分明(憎爱分明敢作敢当)

《水浒传》里鲁智深是一个特别的人,比较于其他人,他更像一个大侠。真正替天行道,革命最彻底,大公无私的英雄好汉要数鲁智深了。

鲁智深的外貌描写:“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一个高大魁梧的大汉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大多数人见到他都是被吓到,不敢多说一句反驳话的。这是为何呢?大概只因平日里嫉恶如仇,才生就“两只放火眼”。

鲁智深的爱憎分明(憎爱分明敢作敢当)(1)

鲁智深本名鲁达,当初在做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的时候,任经略府提辖,所以还人称鲁提辖。智深是他在出家当了和尚之后的法号。鲁智深还有一绰号,叫做“花和尚”。鲁智深虽叫花和尚但却一点都不花,此花和尚和那种拈花惹柳调戏民家妇女的花和尚可谓是大相径庭。鲁智深只是背上有一大块刺青,所以才被称作花和尚的。他一生品行端正,不但没有眠花宿柳,沾染娼妓,而且非常尊重爱护女性。

鲁智深途经桃花村,遇到小霸王周通强娶刘太公的女儿,他假扮成刘太公女儿将周通教训了一顿之后,鲁智深并没有拍拍屁股一走了之,而是不惧危险不嫌麻烦跑到土匪窝去和土匪谈判,免除了刘太公一家人的后顾之忧。

无论是救金氏父女,还是桃花村惩治周通,还是为救林冲大闹野猪林等等事件,都看得出鲁智深做事情可以说是有始有终,考虑周全,一心为人,行侠仗义和心细善良。

本来和鲁智深无关的事情,他都要管。水浒里面有很多人都是自己被欺压到了头上,不得已而为之的反抗。可是鲁智深不同,他是看别人遇到了不平事,然后主动把麻烦引到了自己身上,让自己一个人去折腾着化解麻烦。鲁智深痛恨为虎作伥,欺压弱小,他习惯于豪爽仗义,扶危济困,确实有大侠风范。

鲁智深对酒肉情有独钟。真正地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在和史进李忠喝酒的时候,鲁智深张口就要四角酒,后来又要了两角。宋代的卖酒以“角”计量,一角相当于四升。可见他的酒量之大。即使后来出了家当了和尚依然没改喝酒吃肉这个爱好。在五台山,鲁智深遇到汉子挑着酒桶,便截下来喝了一桶,后来再次下山的时候直接喝了十来碗,又嫌不够要了一桶,就着酒大吃狗肉。宋代一桶酒大约十二、三斤,不得不说鲁智深是真海量了。难怪如此举止将店家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鲁智深反对招安,对腐败的朝廷和昏庸的当权者深恶痛绝。他不喜欢荣华富贵,也不想着做官光宗耀祖扬名立威,他是没有私心的。当宋江决意接受朝廷诏安的时候,鲁智深坚决地表示出了反对,但怎奈宋江已经日思夜想被诏安快走火入魔了,不会改变主意。作为尊敬地叫宋江一声大哥的小弟,鲁智深仍然全力以赴协助宋江完成事业。力擒方腊,协助宋江等人完成心愿。

征讨方腊结束后,晚上,鲁智深和武松在大相国寺歇息。征战终于结束了,终于可以放松下来好好休息。于是这样的夜晚也就显得更加美丽。三更天的时候,钱塘江潮水的声音如战鼓作响。鲁智深在睡梦中被惊醒,跳将起来拿起禅杖要去厮杀。惹得寺庙里的僧人笑。僧人告诉他说不是战鼓响,是潮信,“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不失信,谓之潮信”。鲁智深想起来剃度他出家的智真长老留给他的四句话“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不禁大笑,说师傅嘱咐他的四句偈言,今日应该圆寂。果然在众僧人的不解注视下洗浴更衣坐化而去。鲁智深圆寂之日,也是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时。想曾经忍受不了清规戒律的约束,大闹五台山的鲁智深,从此才真正成了一个出家之人。

鲁智深的爱憎分明(憎爱分明敢作敢当)(2)

却道是:“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有人会说,鲁智深虽为和尚,吃肉喝酒又打架杀人,叫什么出家人,叫什么佛家慈悲!可是我却说鲁智深做了这些丝毫没有辱没他的灵魂。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鲁智深的善良和大爱是不能否定的。

一把禅杖,一把戒刀,连同花和尚的名号相伴相随,鲁智深潇洒走江湖,敢爱敢恨,一生圆满。

不知道如今那把禅杖是否还在,是否还在大相国寺里,静静地听潮涨潮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