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宝摄影师全集(一波三折终成师)

那个冬日,青铜峡市某部大门口彩旗猎猎,锣鼓喧天,200余名官兵在这里列队欢迎一位刚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蔡阿宝。

阿宝摄影师全集(一波三折终成师)(1)

阿宝是团政治处新闻报道员,当年在《解放军报》、兰州军区《战友报》等新闻媒体刊发新闻图片50余幅,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这不,为他举行了这么隆重的欢迎仪式。

阿宝1960年出生于陕西西府,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1978年入伍时怀揣一颗报国之心,同时,入党提干,跳出农门。

结果,党是入了,提干却没有遇上机会。于是,就想学摄影,当个摄影家。在他的心目中,摄影是个受人尊重的职业,还能赚钱,养家糊口。恰好当时部队正倡导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为战士复员就业谋出路。于是,他就报名进了摄影培训班。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正课时间他在培训班听课,节假日到部队驻地附近照相馆实习,很快他就掌握了持机、光圈、快门、感光度等一些基本要领。

阿宝摄影师全集(一波三折终成师)(2)

但是,好景不长,照相馆老板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老板急于转产,欲将店里的照相设备折价变卖。

阿宝得知这个消息后,又急又喜。急的是他的摄影学习刚走上正轨,刚摸到门道,照相馆的关闭,无异于双翅折了一翼。

喜的是他可以买到打折的照相机。那时店里用的还是我国60年代产的海鸥双镜头胶片相机,质量不错,还是出口产品,当时市面价值700多元。

700多元,放到现在不是啥问题,可放到上世纪80年代初可是个天文数字。阿宝自打学摄影就想拥有一部自己的相机,可惜没有钱买。

家里父母是农民,弟弟妹妹还小,经济本来就很拮据,指望不上。他自己唻,每月只有8块钱的津贴费,一年不到100块钱。

阿宝太需要一台相机了,摄影者没有相机,无异于战士没有枪支一样窘迫。而且老板说,只要是阿宝买只要400元。阿宝想,机会难得,他硬着头皮向家里、向老乡东拼西凑弄了300元,还剩100元的缺口。

一天下午,他急匆匆地跑到我的办公室,把这事儿告诉我。那时,我在团政治处宣传股工作。之前和阿宝是一个连队的,他是九班长,我是他的顶头上司。

阿宝摄影师全集(一波三折终成师)(3)

我说:是这,买相机的资金缺口我来解决;指导老师问题,你去找豆干事和木干事,他们俩都是专家,我先给他们打个招呼,然后你再分头找他们拜师;学习资料问题,你可以随时到我办公室,或者是报道组办公室来看,我们这儿有《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等等,几十种报刊,那上面图片就是你的参考资料,模仿对象。

一席话说得阿宝如释重负,高高兴兴地回到了连队。

从此以后,阿宝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正课时间参加团里摄影培训班听课,节假日就跨着相机试拍,遇到摄影前期方面的问题就找豆干事请教,遇到摄影后期(暗房)方面的问题就找木干事咨询。

一有空就到我办公室翻阅报刊,遇到心仪的就剪下来收藏。一年下来就剪辑收藏了300多张,厚厚的一大本子。

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摄影,他谈他的体会,我说我的心得。有个礼拜天,我们就摄影基础性的东西进行了一次长谈。

阿宝摄影师全集(一波三折终成师)(4)

他说,学摄影要做好三大前期铺垫,我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有些是老师讲的。我追问他,那三大铺垫,说来听听。他说,一是要熟悉手中武器,二是要了解基本常识,三是要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

我心中暗想,小伙子还一套一套的。我知道他下了不少功夫,也就没有叫他详细解释。我继续问他,老师有没有讲过啥样的照片才算是好照片。

阿宝说,讲过。老师应用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的说法: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好照片必须能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

我说,对的。“牵牛要牵牛鼻子”,学摄影摄影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照片,不然你就是稀里糊涂的,学习效率也不会高。

阿宝说,我觉得构图也是基础的基础,不然的话你拍出来的照片就不好看,就没有美感,上面说的好照片的三个标准就无法实现。

我插话说,构图的方法很多,初学者只要掌握三分法构图、S形构图、对角线构图这几种就可以起步了,其余的以后慢慢学都来得及。

构图问题一直困扰了我五年,直到有一天儿子委婉地给我说,“爸,我发现你的照片都是用广角镜头拍的大场景,啥都在里头。”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儿子说的直击痛点。我每次外出拍片,见到大场景,总是用广角镜头的广角端,能纳多少算多少,生怕纳不全,岂不知犯了大忌。

阿宝摄影师全集(一波三折终成师)(5)

我补充说,摄影说一千道一万,其核心要求是不要把主体拍虚了,行话叫拍糊了。糊片,构图再完美都是废片。阿宝点头称:是,是,是。

阿宝说,学摄影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最最重要的是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摄影看似风光,其实是个苦差事,为了拍一张好片子,起早贪黑,挨冻受饿是常有的事。节假日,我和老乡去牛首山、去青铜峡大峡谷,好照片没拍到,苦是吃了不少。

我说,还有一个就是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学摄影的要有达·芬奇学画先画蛋,齐白石学篆先刻石的精神,甘坐“冷板凳”。他点点头说,就是的。

一席话,把阿宝说得脸蛋红扑扑的,显然心情有些激动。我也觉得敞亮了许多。

我觉得阿宝入门了,但还需要把他再向前推一把。我给他的辅导老师说,组织个交流会,叫阿宝作个重点发言。交流会上,阿宝讲得比我们俩交流的还顺畅,赢得了学友们的阵阵掌声。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年底,服役三年的阿宝准备回家探亲,顺便陪父母过个年。阿宝临走时除了给爸妈带了些宁夏的枸杞等土特产外,还带了他的心肝宝贝——照相机和胶卷。

回到家里除了和父母、弟弟妹妹谝家常,走亲戚串门外,其余的时间全部用来拍照。给家人拍,给亲戚朋友、隔壁临设拍。还拍村景。带的胶卷没够用,还叫人在城里买了3卷。

阿宝摄影师全集(一波三折终成师)(6)

农历正月,家乡兴玩社火,阿宝得知后,夹个自行车走了十多里地赶到镇上,一看街道黑压压一片,近景、特写都好拍,远景、全景得找制高点,于是他爬到一家二楼顶上,视线非常好,他举起相机就拍。

他拍着退着,退着拍着,一切都在聚精会神之中,完全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结果,一脚踏空,侧坠下街道。

失控的时候,他的头脑非常清醒,他把他的宝贝相机紧紧地抱在怀里,他要保护好相机和所拍的照片。

就在阿宝踏空的一刹那,不知道是谁喊了声:有人掉下来了。正在大家无所适从,四处张望的时候,还是那人又喊了声:举起手来,救人。

说时迟,那时快,密密麻麻的人群,齐刷刷地把手都举了起来。人群中有个戴安全帽的大个子,他的头不偏不倚地顶在阿宝的腰上,其他人的手托住了阿宝的头和和下肢。

阿宝有惊无险,人们缓缓地将他放在地上。有人说:小伙子命大!阿宝千恩万谢!

那个大个子把头摇了摇,觉得没事儿。倒是阿宝觉得腰痛得直不起来。镇上医疗小组的医护人员把他扶到镇医院一查,说是三四腰椎骨错位,问题不大,住两天院就好了。

阿宝摄影师全集(一波三折终成师)(7)

阿宝想住就住,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集中治疗两天好归队呀!于是,他一边办住院手续,一边给家里捎信。主管护士小艾将他扶到病房,给他牵床,换病号服,打开水,打饭,忙得不亦乐乎。做完治疗后,又陪他聊天,给他解闷儿。在街上小艾看到阿宝跌落的那一幕,事后姑娘给阿宝说:把人都哈死了,以后不准那样冒险。

阿宝住了3天院,小艾忙前忙后陪了3天,临走时小艾送给阿宝一个腰围子,叮嘱他好好休养,并特意要了通讯地址,阿宝恭恭敬敬地向小艾行了个举手礼,小艾眼圈有点潮红。

阿宝回到部队,背包一放,就去找木干事。木干事十分理解阿宝的心情,立马就去暗房拾掇冲洗胶卷。叮嘱第二天早上来看结果。

第二天一早,他就等在木干事办公室门口。木干事说,不太理想,不过有二三十张还是蛮不错的。木干事指着底片说,像这些过亮的就是曝光过度,这些漆黑的就是曝光不足,像这——,这——,属于曝光合适的。

阿宝摄影师全集(一波三折终成师)(8)

木干事看到阿宝神色恍惚,就说,不要泄气,毕竟是刚开始嘛,回去好好总结一下,曝光过度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曝光不足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曝光合适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木干事说,我估计你的失误在曝光补偿的应用上。

阿宝把木干事给他冲洗的照片连同底片,一股脑拿回连队,一有空就回想当时的拍摄情景。阿宝要用这些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拍摄实践。

连队年度训练计划正式开始了,阿宝一边带领班里战士投入紧张的军事训练,一边利用间隙拍照,反映战友火热的军营生活:军事训练、养猪种菜,凡是他参与的或者是遇到的,他都拍。拍出来的照片一份送团政治处,一份投给军地报社。

阿宝一个月至少拍一个胶卷,一年下来400多张照片,送给团机关的照片全部笑纳,可给报社投的新闻照片,《战友报》用了1张,《宁夏日报》用了1张,其余的都石沉大海。

阿宝有些沮丧,一年的节假日没休息,一年的津贴费全贴光,换来的只是两张照片,太不值得了。又想,学摄影都两年了,照片质量还上不去,阿宝怀疑自己没有摄影天赋。

阿宝万念俱灰。正在这时,他收到《解放军报》社编辑的来信,信中说:阿宝,您的稿件全部收到,谢谢您的支持。下次发稿时请注意时效性和镜头语言的多样性。祝好!紧接着又接到团政治处的通知:调他到团报道组工作。

这无疑是被他的执着精神所感动。阿宝这回是专职报道员了,有时间保障,拍摄的题材也增加了十倍。他暗想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加倍努力把照片拍好。

阿宝摄影师全集(一波三折终成师)(9)

于是乎,他从机关到连队,从训练场到靶场,从团点名到班务会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他把镜头伸向全团的角角落落。平均每周一个胶卷,有的时效性强的新闻照片即拍即发。

阿宝如鱼得水,全天候工作,满负荷运转。当年在《解放军报》发稿24篇,《战友报》26篇,《宁夏日报》发稿10篇,是建团以来发新闻图片最多的通讯员,没有之一。遂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从北京回团不久,阿宝接到小艾护士的来信,催他回家完婚。

有志者事竟成,阿宝用他的行动回答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本故事纯属虚构,插图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