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1)

一、“拜”字的演变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2)

二、“拜”字的本义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3)

三、“拜”字的现代含义

【拜(bài)】:表示敬意的礼节: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恭敬地: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a.拜见;b.瞻仰陵墓、碑碣)。行礼祝贺:拜年。拜寿。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拜将(ji刵g )。拜相(xi刵g )。拜师。拜把子。【姓】

【动词】拜手,稽手。——《书·召诰》。传:“拜首,首至手。”拜,服也。——《礼记·郊特性》平衡曰拜。——《荀子·大略》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宋·王傥《唐语林·雅量》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头。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宗臣《报刘一丈书》又如:纳头四拜;拜了又拜;拜菩萨;拜天地;拜父母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expressone'sthanks〗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又如:拜恩(拜谢恩赐);拜盟(拜谢结盟)拜见;拜谒〖visit〗则往拜其门。——《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肃拜蒙母,结友而别。——《资治通鉴·汉纪》又如:拜见(谒见尊长);拜亲(拜见朋友的父母)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接受官职;上任〖receiveofficialpost〗于是辞相印不拜。——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又如:拜石(拜受俸禄);拜邑(拜受邑宰)通过一定仪式结成某种关系〖acknowledgesb.asone'smaster,godfather,etc.〗。如:拜师;拜把兄弟;拜干爹祝贺〖offergreetings〗。如:拜年;拜节;拜寿

【副词】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重。如:拜读大作;拜启;拜辞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拜拜∶旧时妇女行礼,即万福〖bye-bye〗〖英〗∶再见拜辞:辞别;告别——用作敬词拜赐:拜谢他人的赏赐赠予


四、“拜”字名人书法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4)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5)

冯桂芬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6)

古文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7)

李阳冰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8)

吴昌硕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9)

赵孟頫

五、含有“拜”字的成语

甘拜下风、八拜之交、顶礼膜拜、纳头便拜、求三拜四、拜登吃面、登坛拜将、求神拜佛、望尘拜伏、拜恩私室、磕头礼拜、登台拜将、筑坛拜将、拜相封侯、拜倒辕门、稽颡膜拜、长揖不拜、升堂拜母、拜赐之师、拜手稽首、再拜稽首、顿首再拜、解剑拜仇、焚香膜拜、仆仆亟拜、望尘而拜、详星拜斗、烧香礼拜、见佛不拜、焚香礼拜、详星拜斗、妄尘而拜、自我崇拜、拜鬼求神、拜将封侯。

六、“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都有哪些典故

八拜为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方各行一次叩拜的亲缘缔结,或者异姓兄弟结拜的仪式,表示无论何地我们都生死与共,也有向古代八个结拜兄弟学习的意思。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10)

后来八拜之交指:管鲍之交、 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知音之交出自《列子·汤问》里的典故“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意思就是春秋时期,伯牙最会弹琴,钟子期最会欣赏他的音乐,能听出伯牙在琴声i的心事。可惜钟子期英年早逝,伯牙知道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了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把琴弦全部弄断,之后再也不弹琴了。

伯牙高超琴技固然令人神往,子期的欣赏才能更是让人赞叹。所谓好的事物需要好的欣赏才能,“对牛弹琴”也是古代自负才华的人最大的悲哀。孟浩然也有“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更有“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些都是感叹没有知音的内心孤寂;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11)

2.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

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得比鲍叔牙还多,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得非常好。后世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12)

3.“鸡黍之交”——元伯与巨卿

鸡黍之交是一个历史典故,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范式和张劭的事迹。范式,也叫巨卿,是现代的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元伯,也叫张劭,是汝南郡人。元伯与巨卿两人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太学游学,和人张劭是好朋友,两人都是儒生。后来,他们二人一起告假回乡。分别时,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并且两人约定了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就把事告诉了母亲,让她准备好酒食,恭候范式的到来。但母亲却说:“你们在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这都分别两年了,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能来呢?”元伯说:“巨卿一定会来的,因为他是最讲信用的人。”母亲说:“哦好吧。如果真是这样,我就为你们早作准备。”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于是元伯与巨卿二人升堂互拜对饮,相互结拜为义兄弟。两人也因此留下了“鸡黍之交”的美名。

4.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来自于“羊左”的典故。 战国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5.刎颈之交

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廉颇与蔺相如了。当年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完璧归赵,又在渑池相会上保全了赵王的脸面,所以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官位为廉颇还高。廉颇为国家出生入死,心里自然不服气,所以便处处找蔺相如的麻烦。但蔺相如却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不与廉颇进行争斗。廉颇得知此事后,倍感惭愧,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二人也终于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6.胶膝之交

胶和膝2两种高粘度的东西,两个东西如果结合在一起,粘度倍增,而胶膝之交的情谊,其深厚程度,不言而喻。故事的2位主角是东汉时期的陈重和雷义。陈重和雷义也是同窗好友两人都是学富五车,道德高尚的文人。朝廷让陈重当官,而陈重却接连拒绝,想把这个名额让给好友雷义,如果朝廷不答应,陈重就不去任职,最后朝廷只好同意了,给雷义也安排了一个官职。

7.生死之交—— 刘备、张飞和关羽

出处元·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可共生死的朋友;可共生死的情谊。

拜字的演变及由来(看拜字演变)(13)

忘年之交,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就是记载的孔融和祢衡两个不同代人之间的忘年之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