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听课记录(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读词语,巩固第一课时的内容。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理解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陶罐和铁罐教案听课记录(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1)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老朋友,大家还认识他们吧!(出示词语)

2.同学们,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非常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故事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 ),一个叫( )。

3.通过预习,你们知道铁罐的特点是怎样的?(板书坚固)相对于铁罐的“坚固”陶罐是怎样的?板书“易碎”。读课题。

那这两个罐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2.这个故事讲了两个场景,你们读了这个故事,第一个场景发生在——?第二个场景发生在——?

3.学生汇报情况。

4.这两个场景中间间隔了多长时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那么你能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吧?(学生汇报)

陶罐和铁罐教案听课记录(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2)

三、品味第一部分,体会铁罐和陶罐的品质。

1.咱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场景,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体会:听了同学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看不起”,那用文中的哪一个词也是这意思,板书“奚落”。那么奚落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说)。那么铁罐是怎样去奚落陶罐的呢?我们继续看看下面的内容。

2(出示2——9对话)

陶罐和铁罐教案听课记录(陶罐和铁罐公开课教案)(3)

3.这些都是铁罐和陶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每句话的语气、神态一样吗?(不一样)。现在请你画出语气和神态的词。

(1)学生汇报(傲慢、谦虚、轻蔑、争辩、恼怒)

(2)刷红关键词,齐读。(出示)

(3)带着这种语气、神态同桌相互练读一下吧!(出示)

4.读第一句:指名读……为什么这样读?(抓住关键词“傲慢”)请多个同学读,读出傲慢的语气,还可以加上动作。

师:傲慢的铁罐,陶罐敢碰你吗?(不敢)陶罐为什么不敢碰你呀?(因为他易碎)。恩,多么傲慢的铁罐啊,他眼里根本就没有陶罐,分明是瞧不起陶罐呀!(板书傲慢)

过渡:面对傲慢的铁罐,陶罐是怎样说的?出示…… 请同学们读一读。相对于铁罐的傲慢,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你怎么知道?从这里你读出了陶罐的…… (板书:谦虚、友善) 带着语气加上动作读一读。

5.当陶罐这么友善时,铁罐又是怎样的奚落他呢?

(1)出示:(……) 同学们,什么是“轻蔑”(看不起别人) 大家看看这个“蔑”字,草字头下面横着个目,而且这个目还这么扁,就像一个人眯着眼睛看别人,把别人看扁了。谁来学学轻蔑的样子。 真像,谁愿意带着表情来读读铁罐的话。(学生读)

(2)明知陶罐不敢,还故意去问他,用一个成语叫—— 他明知顾问的目的是什么?(让陶罐出丑,让别人看不起他,让别人认为他是个懦弱的东西)这就是文中的奚落。

(3)什么是“懦弱”,它的近意词是?(弱小、软弱)理解弱小和懦弱、软弱的区别。(贬意词)

6、铁罐那样的蔑视自己,甚至是在侮辱了。陶罐这时是怎样对待铁罐的?(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体会陶罐的坚强,在铁罐的轻蔑下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尊严。理解“我不见得比你差”)

过渡:铁罐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那么的看不起陶罐。现在陶罐居然和他顶嘴,讲道理,还要和他平等,相提并论,所以陶罐还在说话时,铁罐就插嘴了。(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出示铁罐的话)

请同学读,读出恼怒加上动作。(指导朗读)

8.理解对话:相对于铁罐的恼怒,陶罐不但没有恼怒,而是( )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板书:宽容)铁罐不想和他在一起,而陶罐却要和他在一起,还要和睦相处(板书)。理解“和睦相处”……所以铁罐这时就这时就( )从“你算什么东西”去体会。(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比恼怒更进一步)学生自由说:火冒三丈、雷霆大发、怒气冲冲、气势汹汹带着不同的语气读。 齐读。(板书:自以为是)

小结:铁罐的态度是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的和他讲道理。(出示对话,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这就是古代的铁罐和陶罐之间的故事。那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后的今天他们又是怎样的 呢?(出示问题)

四、学习第二部分,品结局

1、学生汇报

2、出示结局的句子(理解 刷红“还是”,如果不去掉还是,是指现在,有了“还是”的言外之意是指原来陶罐是……,到现在他依然存在,还是那样…… 而且成了文物,成了无价之宝。(板书)

3、读铁罐的句子(老师这里也刷红了一组词“连……也……”又话中有话,去掉是说现在没有看见,用了连……也……就是说无影无踪了(板书)由此可以想到他原来是那样的……而现在连……也……。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总结:(是啊,坚固的铁罐在当时是那么的傲慢,不可一世,想方设法的奚落易碎的陶罐,而在很久很久以后的今天,易碎的陶罐竟然成了无价之宝,坚固的铁罐却无影无踪。)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