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口美景(东山口的艺术之夜)

东山口美景(东山口的艺术之夜)(1)

有人说,“夜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从2020年开始,广州每年都会举办“Young城Yeah市”夜间消费节,市集也因而成为发展夜经济举措中,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方式。

从本期开始,本报将在“新夜态-粤夜粤精彩专题”中推出夜市探营系列,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广州夜市的魅力。

是老友市集,是潮人聚会,

还是那8万篇笔记加持的人气?

南都记者探营越秀东山口夜市集,

说到东山口,你会想到什么?

是寂静的老街道、民国的老洋楼、砖红的墙瓦、“东山少爷”的故事、还是出镜率极高的庙前西街.......打开小红书,关于“东山口”的笔记就有8万多篇,妥妥的“网红打卡胜地”,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

近年来,广州用“绣花功夫”实现老旧城区微改造,位于东山口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也因此拥有了“新活力”,短短几年内吸引了Bad Market、SND、KANGOL、Labelhood等潮流品牌入驻,还孵化出了露营风格的BEEKITE、无国界西餐厅COMMON ROOM、社区咖啡店Seed Down适档咖啡、咖啡和潮汕小食结合的豆沙餐、Thehills橄榄山、LPS在地公园等众多岭南原创的新消费品牌。

在“炎”值爆表的广州夏日,夜幕降临时,暑热渐渐散去,助力广州夜经济发展,东山口商圈的艺术之夜在此开启。

觉园1984“老友集”复古市集

更像一场盛大的好友集会

老洋房,应该是大家对东山口的第一印象。在上个世纪二三年代,东山口集聚了一批达官贵人、文人志士、华侨富商,他们纷纷建起了一栋栋红砖洋房。现存完好的493栋老洋房,组成广州目前最大的中西合璧低层院落式传统民居群,也成了如今东山口的门面。

8月20日傍晚,趁着周末,来东山口探营夜市的南都记者刚从东山口地铁站走出来,便置身于被老洋房包围的氛围里。

此行第一站,便是距离东山口地铁最近的文艺空间——觉园1984。本月20日至21日,在这座由澳大利亚归国华侨于1926年建造的具红砖洋楼别墅里,举办了东山口的知名“老友集”复古市集。

东山口美景(东山口的艺术之夜)(2)

“你来尝尝我的冰淇淋”“这块表是什么年代的?”“我就是手工雕的”……当南都记者走进觉园院子,望向泛黄的灯光,建筑的浓厚复古风情扑面而来。在人头攒动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各具特色的摊位闯入你的眼前:特色饮品小吃、波斯手工艺术品、老物收藏家……让人应接不暇。更让人疑惑的是,你还很难分得清谁是摊主谁是顾客。这毫不夸张,因为摊主之间互相走访叙旧、顾客随意反复逛玩,让这场市集像极了老友聚会。

“老友聚会”中还有“外国友人”。卖土耳其冰淇淋的土耳其人Orhan喊住记者,介绍了他售卖的土耳其冰淇淋。当了解到记者是第一次来觉园,他还为记者科普了觉园的历史,并自豪地表示,2018年的秋天,他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土耳其婚礼,迎娶了中国媳妇,觉园给了他们夫妇别样的记忆和温暖。

旧物收藏摊的小哥閒雲散人告诉记者,他有自己的主业,摆旧物摊仅仅是因为兴趣爱好,市集的销量不算理想,但他更在乎的是来觉园分享自己的生活,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觉园园主李灵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友集”更像是一场盛大的好友聚会,“用一个Bazaar(集市)的形式,召集老朋友们回到‘觉园’这个大家庭。”老朋友不断带来新朋友,一群同频的、有共同审美爱好的朋友们,分享各自的生活良品、趣味收藏、手艺才情……而“老友”,既是旧友,也指旧物,这也是她和丈夫崔先生打造觉园复古文化的初衷。

东山口美景(东山口的艺术之夜)(3)

市集的举办,让羊城街坊在炎炎夏日的夜晚有了好去处。逛过上一期“老友集”的张燕表示,此前是经朋友介绍来到了觉园,很快就迷上了这里的市集,便想着每个星期都能来参加,但遗憾的是“老友集”并不是每个星期都有。

从澳洲留学回来的小月同学同样期待“老友集”能常办,“我之前都没了解,刚刚来到这就碰到摊主们都收摊了,很多物件都特别有特色。”小月同学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市集活动,“澳洲的周末也经常有市集活动可以参加,但间隔的时间不长,而且没有专门的主题。因为地广人稀的原因,那边的市集空间都很大很广。”

庙前西街“文化 潮流”

唤醒了东山口老商圈

如果说觉园1984的复古市集是保留东山老洋楼特有古典韵味的商业代表之一,那隔壁街庙前西街里的老洋楼则是在“文化 潮流”中唤醒了东山口老商圈。

1917年,归侨梁明在庙前直街开设了青园茶居,东山商业以此为起点日渐兴旺。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的骑楼洋房、琉璃花窗、红砖白墙的建筑元素也逐渐成了雕刻在历史里的记忆。

直到2019年,当时的庙前西街还很空荡且冷清,来往更多的是附近的居民,少有年轻人专程来此打卡拍照。也正是这一年,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改造为庙前西街迎来了转折点,凭借着“老街活化,化身网红打卡点”。

如今,庙前西街成了全广州的潮人集聚地。

记者顺着庙前西街走下去,在短短几百米街道中,就可以看到Badmarket、Vital、Captain東山、Seed Down Coffee等不同业态的潮店。潮人店主经营着独具特色的潮牌服饰、原创饮品……在夜幕下,游人,宠物,居民,车辆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

藏匿于街牌背后的庙前冰室,更是成了男女青年夜下拍照打卡集合点。周末从深圳专程过来打卡的里希表示,她和闺蜜在这条街从头到尾不知道拍了多少张照片,吸引她的正是小红书上描述的东山口夜景。伴随记者的采访,精彩的爵士表演开始在庙前冰室里上演。

一方东山新地标吸引中高消费者

周末市集超20000人汇聚于此

走到庙前西街转角处,南都记者来到了此次夜市探营的第三站一一庙前西街48号,原址是广为人知的广东商业大厦附楼及大院,而现在正举办着名为“八月狂想”的市集活动。

今年的5月20日,“一方东山”文化创意园在这里正式开业运营,并晋升为东山口的新地标、新名片。

东山口美景(东山口的艺术之夜)(4)

记者在现场发现,不同于觉园1984的复古风、庙前西街的潮人风,一方东山的市集更像一股随意发挥、做你所想的自由风。

这里有非常任性地打着“免费试饮,只喝不卖”友情告示牌的苏格兰威士忌摊位,也有只顾着设置游戏吸引顾客排队打卡领取奖品,却忘了为产品作宣传的护肤品牌摊主,很多小伙伴领取玩奖品后还是以为这里是卖花的。

拥有大量“省工艺”原创设计图纸,专注于榫卯手工艺家具文化的棋景红木家具摊主张小姐告诉记者,她很认可以市集的方式去推广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和不同的朋友学习,探索经营之道。“希望可以借助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中国的榫卯文化,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出彩。”此次市集活动,她尝试将自己制作的手工家具部分产品和朋友的秝匠饼舍糕点搭配摆摊,让大家免费品尝美味糕点的同时,停下脚步欣赏手工家具之美。

据了解,一方东山文创园占地的3396.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322平方米,是由广东省商业集团负责建设运营。改造后,一方东山聚集了创意设计、文创潮牌、休闲餐饮等业态,将持续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和迷你的时尚潮流商圈。

这一站东山口“艺术出圈”

离不开独特的历史沉淀

时光荏苒,让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了集聚丰富建筑遗产、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广州近现代史缩影。街区内现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11处、历史建筑25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线索266处、传统街巷和骑楼街60处;并汇聚以中共三大会址为印迹的红色文化、“五大侨园”为典型的华侨文化、百年名校为特色的教育文化、基督教东山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名人学者故居为载体的名流轶事,构成广州近代城市发展的独特样本。

东山口的“艺术出圈”,离不开独特的历史沉淀,离不开街区里493栋清水红砖墙、水刷石立面的“东山洋楼”被活化利用。因地制宜的微改造,新楼主、特色店铺的涌入,赋予了这些广府文化老洋楼全新的商业魅力,也承载起新消费的使命。

“我们希望通过历史文化赋能、活化存量资产、谋划商业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形式,将东山口传统商圈,创新定位为历史文化街区新消费场景。”越秀区商务局四级调研员李静向南都记者如是表示。

东山口美景(东山口的艺术之夜)(5)

不过也有人担心,拥有历史浓厚感的东山口会不会被“潮”文化所替代,如果会,那是一种深深的遗憾。

从外地来东山口唱了22年的街头歌手告诉记者,他在这里陪伴了很多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参加过很多街坊邻居的婚礼喜事,也见证了东山口一次次的翻新改变。这里的地铁站出口,在他心中可评为“全中国最文艺的地下通道”,广州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这里的回音效果始终没有改变。

策划:裘萍 江英

统筹:伊晓霞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视频:南都见习记者 张德威

新媒体协作:林至钦 李焱彤

图片:受访者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