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三字经第八章目标(国学经典三字经)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国学小呆

国学三字经第八章目标(国学经典三字经)(1)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国学经典《三字经》中“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相关讲解。

国学三字经第八章目标(国学经典三字经)(2)

  • 曰仁义:曰是称为、叫做的意思,仁指爱心等善良品德,义是指做应当做的事
  • 礼智信:礼指人事礼节,智同知指有才识而明道理,信指诚实,信用
  • 此五常:常指天道之常,而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德性
  • 不容紊:容是允许的意思,紊是指纷乱、错乱

那么整句“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具体含义是:

国学三字经第八章目标(国学经典三字经)(3)

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是在社会中做人的准则,不容紊乱,人们的行为有了准则规范,社会才不会失去秩序

这句《三字经》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国学三字经第八章目标(国学经典三字经)(4)

一个人应该有爱护别人的胸怀,处事适宜、公正,遵守礼节,不断追求知识,充实自己,实事求是、讲信用。

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是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是无数先辈志士靠他们的热血生命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总结而得。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与这句《三字经》讲述的道理相关,有一个小故事,叫做《晏子使楚》。

国学三字经第八章目标(国学经典三字经)(5)

故事是这个样子的:

齐王派晏子去楚国办事,楚王安排酒宴招待晏子,想乘机捉弄。

开怀畅饮时,两个武士押着一个齐国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幸灾乐祸地问晏子:“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

国学三字经第八章目标(国学经典三字经)(6)

晏子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结的却是酸枳。橘树和枳树叶子相似,味道却不同,这是因为水土不同。

同样的,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守本分,到了楚国却做起了盗贼,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爱偷东西?”

并以此阐述了治国理念对百姓的影响,楚王听了急忙向晏子赔礼。

故事讲完了,其中的道理你都明白了嘛?那这个故事应对着五常中的哪个呢?

好了,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小呆的讲解,请点关注,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