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身份地位如何(过洁世同嫌的妙玉)

妙玉身份地位如何(过洁世同嫌的妙玉)(1)

在《红楼梦》中,妙玉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女子,明明在原文中她没有多少存在感,却位居在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六位,比迎春、王熙凤、李纨等人更靠前。

那么,作者在创作妙玉这个人物时,究竟是出于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真实的妙玉。

1、妙玉在贾府为何如此不讨喜?

作为一个带发修行的出家人,妙玉在贾府之中,之所以不讨喜,关键在于这两件事情。

1、妙玉的过洁世同嫌。

妙玉的“过洁世同嫌”之名,源于《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当贾母带着刘姥姥以及众人来到妙玉居住的栊翠庵时,妙玉出于礼节,给众人奉上了上好的茶,尤其对贾母,更是用心良苦。

宝玉留神看她怎么行事,见妙玉亲自选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

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

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对贾母这个一生享受惯了的老太太,妙玉诚然费了一番心思,不仅茶具茶杯十分讲究,就连泡茶所用的水、茶的品种,也是做足了准备。而即便这样,贾母也仅吃了半盏,便递给了刘姥姥。

只是,她给众人所奉上的茶具,却同贾母大不相同,仅仅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或许,作为一个出家人,具有这样的势利眼,本身就是讨人嫌的事。

当然,比起这一节,妙玉对刘姥姥喝过的茶杯所做的处理,更让人难以接受。

妙玉身份地位如何(过洁世同嫌的妙玉)(2)

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 其嫌弃之心,连宝玉都深有体会,担心她丢掉而特意替刘姥姥讨要了过来。

2、妙玉对宝玉所具有的少女情怀

妙玉对贾宝玉,是否具有好感?答案是肯定的,对此,原文至少有两点,对此进行了说明。

(1)妙玉给宝玉所用的茶杯。

妙玉在给众人奉上茶后,特意拉上了宝钗、黛玉二人,宝玉也屁颠屁颠的跟了过去。她们一同,进入了妙玉打坐的房间。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原字为左分右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斝”。妙玉斟了一斝与黛玉。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妙玉给黛玉、宝钗所用的茶杯,非常上档次,称得上古玩珍品,但给宝玉所用的,却是自己的平常所用的茶杯。可谓极具暧昧,毕竟,在封建社会,男女之间极为讲究,即便连宝黛二人如此亲密,也没有达到共用茶杯的地步。

尤其这个“仍”字,用的搜有深意。从这个词中,有不少朋友认为,宝玉在之前,应该来过栊翠庵,并且有用过妙玉所用过的这个茶杯,所以在此,才会用上了一个“仍”。这在逻辑上,是有道理的。

从这我们也能明白,妙玉为何对贾母喝茶的习性如此熟悉了。

(2)妙玉给宝玉送生日贺卡

《红楼梦》六十三回,描写了贾宝玉生日时,妙玉特意让婆子,给他送了一张粉红色的信笺,其署名槛外人,也是耐人寻味的很。

妙玉身份地位如何(过洁世同嫌的妙玉)(3)

贾宝玉看到这封信后,见了这样的署名,不知道如何回复,一开始想去找宝钗,但觉得她会取笑,便改了主意,去潇湘馆找林妹妹,正巧,路上遇见了邢岫烟。

这个出生于贫寒之家的邢妯烟,原来同妙玉做了十年邻居,她们之间,属于半师半友的关系。

然而,即便是邢妯烟看见了这封信,也是忍不住对她议论了一番:

岫烟笑道:“她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我们再联系卢雪庵众人联诗,宝玉再次落第,李纨惩罚宝玉去栊翠庵讨要梅花,当李纨担心宝玉,特意让丫鬟跟着去,黛玉忙说道:一概不用,去了反而不得。可知,即便在林妹妹心里,也明白了妙玉对宝玉的小心思。

作为一个出家人,不仅没有众生平等的菩萨心肠,还具有红尘少女般的情怀,这样的人,让人讨厌,确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就像先前我们所说,“过洁世同嫌”的她,又是如何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六位的呢?

对于这个答案,我们就需要抛开对妙玉的偏见,而公正的看待这个人物。

妙玉身份地位如何(过洁世同嫌的妙玉)(4)

2、妙玉的出家,是不得已而为之

元春晋封贤德妃,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特意修建了省亲别院。妙玉,就是在这个时候,由贾府下的帖子,请过来的。

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得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做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摸样儿又极好。

由此可见,妙玉也本是书香门第之家,要样貌有样貌、要文采有文采,只是命运多舛,一出生便疾病缠身,只得带发修行,才苟且活着。

而其父母,也在她十八岁时,相继去世。

十八岁的少女,在封建社会,已然不年轻了,而她本可以过着尽情享受的生活,却不得不长年相伴青灯古佛旁,该是多么的孤独和寂寞啊,想来,在无数个白天黑夜里,她也曾有不甘之心,只是这一切,都是徒劳而已。

而长此以往,也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3、妙玉对邢岫烟,充满了同情和帮助。

邢岫烟,是邢夫人的内侄女,她同父母一同来贾府,是投靠邢夫人的。王熙凤最开始对她,并没有多少好感,而之所以如此,是源于邢夫人已经她父亲让人生厌的作风。

只是,随着凤姐对邢岫烟的关注,却渐渐发现,她与邢夫人自己她父母的行事作风完全不同,倒是个温厚可疼的人,也是因此,凤姐反而同情起她来,真心接济她了。

在《红楼梦》中,子女的性情往往由原生家庭决定,即使在今天,这样的说法也同样成立。但显然,在邢岫烟身上,却发生了奇迹。

妙玉身份地位如何(过洁世同嫌的妙玉)(5)

而追索这种奇迹的根源,就在于妙玉这个半师半友的教导。

宝玉忙问:“姐姐哪里去?”

岫烟笑道:“我找妙玉说话。”宝玉听了诧异,说道:“她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她目。原来她推重姐姐,竟知姐姐不是我们一流的俗人。”

岫烟笑道:“她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她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她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房居住,就赁的是她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她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她所授。我和她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她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如今又天缘凑合,我们得遇,旧情竟未易。承她青目,更胜当日。”

妙玉对这个贫穷出生的邢岫烟,为何如此友好?如此耐心?想来同她长期的孤独有关,但同样,同她本性的善良也是分不开的。

若细心一点的读者,在原文中,还能发现两个细节。

(1)宝玉带着薛宝琴到栊翠庵讨要红梅。

卢雪庵众人联诗,宝玉落第,李纨因为喜欢栊翠庵中的红梅,又讨厌妙玉的为人,所以特意让宝玉去讨要。

最终,宝玉讨来了一支非常漂亮的红梅,宝琴见了喜欢不已,所以在后来,她偷偷地同宝玉再一次来到了栊翠庵。

而最终的结果是,不仅宝琴讨来了红梅,妙玉还给众人每人送了一支。

由此可见,妙玉并非一个吝啬的人,她是一个愿意分享美、愿意成全她人喜好的真善女子。

(2)妙玉聆听史湘云与林黛玉联诗,并打断了她们。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贾府过中秋节,史湘云见林妹妹消极悲观,有心想要开导她,因此,特意邀请她一块,到凹晶溪管联诗。

这一夜的月色,想来异常的凄美,因为就连贾母这样的主心骨,也是情绪低落,再无往日的笑容满面。

尤其是当听到那隔着水音传来的笛声时,贾母甚至留下了眼泪。

但这一夜的月色、笛声,在妙玉的心中,却同往常一样,是美丽而动听的,所以她特意走出了栊翠庵,在清凉的月色中聆听着悠扬的笛声,而恰好,遇见了她们二人联诗。

大观园的诗社活动,是《红楼梦》中最欢快、最美好的活动,但在这样悲凉的氛围之下,显然变了味道。曾经的欢声笑语,仅仅剩下了史湘云与林妹妹二人,而原本想着安慰黛玉的湘云,也追究联出了悲伤的诗句。

妙玉身份地位如何(过洁世同嫌的妙玉)(6)

湘云笑道:“这个鹤有趣,倒助了我了。”因联道:

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

……

因对道:

冷月葬花魂。

湘云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凄清奇谲之语。”黛玉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下句竟还未得,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

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笑道:“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不必再往下联,若底下只这样去,反不显这两句了,倒觉得堆砌牵强。”

二人不防,倒唬了一跳。细看时,不是别人,却是妙玉。

二人皆诧异,因问:“你如何到了这里?”

妙玉笑道:“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得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两个联诗,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听住了。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

小结:

由此可见,真实的妙玉,并非是那讨人嫌的“过洁世同嫌”,因为在她清冷的外表之下,其实一直具有着真善和渴望,对如邢岫烟这样贫寒女子的善良、对湘云、黛玉这样消极悲观的提醒;而她的渴望,是源于她不幸命运所带来的孤独,而渴望拥有更多的朋友。

妙玉身份地位如何(过洁世同嫌的妙玉)(7)

对于邢岫烟,我们多是喜欢的,喜欢她的不卑不亢,淡然处之;喜欢她所做的《红梅诗》: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但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出生于世俗不堪家庭的邢岫烟,之所以如此优秀,其实是源于妙玉孜孜不倦的教导!

妙玉,似乎就像那冬天盛开的红梅,不惧孤单,包含真善,将冬天里的寒冷独自承担,而展现给世人最好的美丽容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