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围城告诉我们的3个道理)

一厢情愿的爱情,终需一别两宽

《围城》里面,苏文纨喜爱方渐鸿,在她看来彼此已产生爱情,接下来便是婚姻的提期,但可惜的是方鸿渐并不爱她,而是爱上她的表妹唐晓芙,但唐晓芙也未于方鸿渐相爱,三人经过了不同的故事轴线的发展,最后三人互无交集,各自生活。

小说里面的故事并没有动人心魄的逆转,而是平实细腻的诉说关于爱情应有的归宿。

而不是我对你很好,你就必须喜欢我;也不是你对我好,我就必须爱上你。在爱情里面不是单向顺流,而是双向互选,即便你每天浇水三次,仙人掌也不会开花,反倒会枯糜。所以请记住,强迫别人接受你的爱,就是在“犯罪”。

王小波说:如果你想喜欢别人,我还是你的朋友。爱情之所以美好,就是它不能用明码标价的方式,来进行金钱互赎。只有双方灵魂和心灵的契合,才有可能走到一起,而对于走不到一起的过客,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便是对彼此最好的祝福。

围城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围城告诉我们的3个道理)(1)


爱情不一定能结成婚姻,但婚姻的结成不能没有爱情

自方鸿渐离开故地到外谋生时,遇到了同行的孙嘉柔,起初方鸿渐认定自己不会喜欢她,更别说结为夫妇了。但情节的走向总是不如主角所意。故事的最后他们最后为“爱”结婚,也为“爱”争执。作者在最后没有写明结局,只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诚然如此,婚前婚后是不同的状态。婚前是炙热的恋爱,婚后是平淡的扶持,为什么有些夫妻从恋爱到结婚,从中年到老年,都能相敬如宾,有些像主雇般陌生呢?我想答案的本质,便是这段婚姻是否有爱情。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面,书写了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和一个男子为爱从少年等到白发的故事,这样的爱情让人温软感动,即便生命中所剩的日子屈指可数,但他们依旧用最后的生命爱捍卫爱情。

而我认为好的婚姻,并不取决于双方认识多久,而是双方是否能共孕出爱情,并维系好这份情感。

爱情是双方共存希望与美好的堡垒,而婚后的生活就是依附在这份美好上的延展,在苦辣酸甜的周遭里,相互宽容和扶持。如果要我对婚姻写一个梗概,借用王小波说的话: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围城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围城告诉我们的3个道理)(2)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

小说里面,孙嘉柔和方鸿渐在双方父母未沟通见面的情况下,便先订了婚,而后结婚。在婚后孙嘉柔到婆家行礼后,与方鸿渐的父母和弟媳有诸多矛盾,这也是成为后面他们争吵的导火线之一,而方鸿渐对女方的父母也仅限于鞠躬行礼。

倒不是说爱情必须事必躬亲请向父母,而是得到双方父母祝福的婚姻会更加有力。现在有很多新闻报道,有很多情侣全然不顾父母的意见,执意婚嫁,到最后哭着回去找回父母寻求帮助。

从前我抗拒门当户对的说法,但到如今,我却觉得这些词组都是古人历史经验的沉淀。

倒不是说双方必须名门望族,而是双方家庭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对于恋爱的双方更有安全感,太贫瘠的嫁女儿的人家不舍,太富有的娶媳妇的人家畏惧,不仅为了爱情,也为了婚姻。

围城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围城告诉我们的3个道理)(3)


关于爱情和婚姻就像书里说的: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但不管你是作何选择,请记住你的每个选择都是一份责任,请尊重和去履行,才是对爱之本源最好的敬畏。

希望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如果觉得文章略微有感,可转发评论,感谢您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