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知识总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为啥说知识易得)

白岩松说:现在人们获取知识太容易了,但是原地踏步,停留在知识上,不再向智慧层面前进,仅仅获取知识是没有用的,如果不能转化成智慧和创造的话。

一个人的思想厚度不仅仅是你的知识存储量,而是经过思考实践将知识信息整合,以及通过知识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你拥有很多的知识,但是不一定拥有智慧,让你受困于固有的思维,看不到更远的地方。

学知识总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为啥说知识易得)(1)

想通过自己的知识,向智慧层面递进,你不仅要勤奋地实践,还要不停地思考,以及不停地通过学习训练自己跳脱出“固定思维”。然而在学习的途径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阻力”!

一、学而不用,学完了不实践。

学习能力很强,实践能力却很差,或不敢实践,那么你学习到的知识怎么发挥出价值?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学得不够好,学得不够全面,害怕别人不认可自己。一遇到困难和问题,就不敢再尝试了,于是又退缩回来,拒绝工作,拒绝与别人交往。尽管你经过很久的努力去吸取知识,这些知识却无法成为创造价值的资源。

尽管你学得再多,却没有输送出去和反馈回来,其实对于个人来讲,没有真正提升自己。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即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特性;又是社会关系中的一员,通过各种关系和实践去训练自己,才会让独特的自己更完整。

没有向外走出去,去经历风雨,和经历磨难,怎么会有更丰富地走回来?

学知识总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为啥说知识易得)(2)

有人说:我学了很多东西,可是却不知如何开始,不知道做什么。

我说:越不敢尝试,越不会知道该如何开始。践行践行,知行合一,没有实际行动,如何发现问题?没有问题,又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你就越发不知道怎样去做可以更有效果。

尝试去做,试错,才会纠错,也好过一直脚踏原地和观望。

知识理论是方法,可以让你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性,知道可以有什么方法去行动。实践行动是检验,可以无数次检验这个方法合不合适,如何去做才更有效。如果总怕出错却不敢行动,就永远不知道正确的方法是什么。所以学习要扎实,不要在学习的时候,害怕学不好怎么办!实践要大胆,还要用心,要认真对待,就不要再后悔和想退缩。

通过学习的知识去实践,在坚定的实践中发现更多可能性,在更多可能性中提炼出越发精准的信息,你的思维才会越来越完整,越来越独特,越来越对自己相信,越来越不盲从。

内心有智慧的人,眼光是坚定的,有勇气的,能够更自由选择自己的每一个决定,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能负责到底。

学知识总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为啥说知识易得)(3)

二、学而有限,识而有别,对不同的观点盲目排斥和批判。

学习知识要全面,要踏实,不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或想当然、盲目轻信别人告诉你的事情,这可不是严谨的学习态度。

很多瑜伽老师在学习中,便遇到过很多以偏概全的事情。比如老师曾经说过“腹式呼吸是瑜伽呼吸法”,自己就不练习和排斥其它的呼吸法。其实瑜伽调息中有多种呼吸练习,而且一个体式也可以通过不同呼吸法,起到不同的作用。

你看到瑜伽老师做的体式很漂亮,就觉得只有身体柔韧性好的人才适合练习瑜伽。其实是通过瑜伽专业和安全的练习,可以帮助练习柔韧,改善身体肌肉的紧张。

瑜伽刚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很多瑜伽馆老板宣传“练习瑜伽可以让身体更苗条,提升女人的气质”。结果到现在都有很多男人不好意思进入瑜伽馆。

我们要清楚,每个人给你传达一个信息的时候,一般是让你知道他想让你知道的,或者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如果老师的知识有限,也无法传递给你更多的知识内容。

另外不同的信息接受者,因为观念和情感不同,会按照自己所“认为的”角度去接受知识内容。你首先有了“我认为”,然后从对方的语言中去提取你“需要的和认为对的”内容。或者你带着“我认为”的观念,去评判和排斥对方和你交流的内容。

学知识总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为啥说知识易得)(4)

我们经常会无意识地把完整的知识系统分割成碎片化的内容,并把被分割的碎片当做真理。

就像很多家长一味认为学习好的孩子就是优秀的孩子,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就表现得很愤怒和失望。于是孩子也认为父母喜欢学习好的孩子,得不到爱与肯定的孩子很容易自卑和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不够好。当这个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又会把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以及从父母那里接受到的观念施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所以看人看事要完整,不可片面,学习成绩不好不只是孩子的问题。首先说明孩子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调整。另外家长也需要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学习和思考问题。老师也应该放下对孩子的成见和批判,不单凭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贴标签。

学知识总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为啥说知识易得)(5)

三、无心向学,懈怠懒散,自我满足。

当你发现自己的思维被局限和固化,发现跟不上这个时代,发现自己以前学习的知识越来越不够用,身边优秀的人却越来越多的时候,你是愿意重新给自己定位,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整体能力,看到这个社会更多的可能呢?

还是默守陈规,觉得自己学不动,不是学习的料,没有学习的天赋,然后还是天天浪费时间,刷手机,看各种零碎化的资讯?

别人比你优秀,你说那是别人有天赋,幸运。别人不如你,你又瞧不起别人。于是天天和你觉得能和你说得到一起,做得到一起的人在一起交流那些自己都知道的信息和谈了很多次的兴趣话题,就觉得那是“学习”了?

如果没跳出自己的思维格局,带着成长的心去学习,你只是在消遣你的时间。学习知识是偷不了懒的。

就像我们练习瑜伽体式一样,你天天练习自己感觉舒服的,不太费力的体式,而不在原有基础上去开发新的极限,去挖掘身体的潜能,你的体式练习也不会有进步。如果你一直排斥陌生的知识,不想下功夫去思考和吸收新的知识,去打破和重新整合知识结构,那么你对瑜伽知识的学习也是片面和碎片化的。

勤奋的学习态度是不停地向“未知”领域探索,时刻问自己“我不知道”的是什么。

勤奋的学习是让自己清醒,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为自己的决定去努力行动。

勤奋的学习,是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结识一批批比你更优秀的人群,带着你融入更高的领域。

这个世界可以给我们提供的信息和窗口很方便的,你只要想学习,想改变和让自己成长,你必然可以找到助你的老师和学习资源,你只需要用心!加油哦!

学知识总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为啥说知识易得)(6)

综上所述:

我们要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向智慧层面递进,不停地挖掘自己更大的潜能。那么我们的学习态度要谦逊不自大,要心怀正念,不停地检验和保持清醒。

探索之路上,不是“学而不用”,而是“学而不厌”,要不停地思考和探索,向越来越广泛的世界发问。你会发现你学得越多,看到的越多,你面前的世界就越广阔。

1、要通过实践去验证和进一步消化老师教给你的以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把知识转化成主动力和创造力。

2、要多听多看多想,每次和别人学习和交流时,要放空归零,不评判,不以自己的思想先入为主,便可以接受更多元化的信息。学得越多,就越有选择权,能打开更广泛的思想领域。

3、要紧跟时代,别死守老观念不放,这个世界的发展速度极快,适合过去的东西未必适合现代,我们要时刻保持向学之心,去看见这个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