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截至2021年,全市共发展21万余亩,去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5.28亿元,“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和产业效益逐步显现,文山市的"绿色钱袋子"日益鼓起来。

因地制宜种植热带水果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1)

近日,记者在牛么底血橙种植基地看到,已经高过人头的柑橘树树壮叶肥,连片的柑橘为土地披上了一层靓丽的绿装。基地负责人刘家万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是2016年开始到牛么底村来建设柑橘生产基地的,截至目前,基地共连片种植柑橘1500亩,共有果树120000棵左右,主要有血橙、皇帝柑、沃柑三个品种。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2)

文山市山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 刘家万

我们今年沃柑的产量有1000多吨,皇帝柑也有1000多吨,从目前的品质来说,都属于上乘。现在正处于修剪期,后期还要进行病虫害防治、施肥,到八—九月份再进行蔬果,希望在今年的精心管理之下,来年能有一个更好的收入。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3)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4)

据了解,新街乡依托独有的那么果河谷低海拔地区光、热、水、土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除了种植血橙外,还成功发展了芒果、香蕉、火龙果等热带水果产业14800余亩,其中沃柑1200亩、皇帝柑300亩、芒果1100亩、柑橘3500亩、香蕉6000亩、百香果2600亩、火龙果100亩,共实现年产16450吨,产值达12474万元,带动群众就业6000人次,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林下种三七实现双赢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5)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6)

在薄竹镇老回龙村委会的林下三七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基地里一排排高大的杉木把夏季的炎热气息阻隔在外,为林下三七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庇护所",让三七可以在阴凉的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据基地负责人张荣介绍,他们从2019年开始在老回龙村委会租地种植林下三七,现在已经发展了150亩左右。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7)

薄竹镇老回龙村委会林下三七种植基地负责人 张荣

我们种的这个是黑三七,又叫黑人参,和文山三七还是有点不一样,相比文山三七来说,这个品种更适合林下种植,种出来的三七的药用和皂苷提取含量相比其他也会多一点。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8)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9)

张荣表示,虽然林下种植和搭建遮阳网相比造园成本低一些,但是林下种植耕作起来更困难,机器操作不了,人工成本投入很大,因此两种种植方式所需的成本算下来都差不多,但林下三七的经济效益要好一点,同时还能带来更好的生态效益。

2021年林业产业总产值35.28亿元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10)

据了解,截至2021年,文山市共发展以银杏、漆树、油桐、油橄榄、八角、花椒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近6万亩;发展以李、柿、他披梨、柑橘等为主的林果产业10万亩;发展以楤木、香椿、五味子、百香果、三叶木通等森林蔬菜(果)的绿色生态产业2万亩;发展以苦参、重楼、黄精、砂仁等药材为主的林下种植3万亩;培育优势乡土杉木、云南松、清香木、桤木、栎类、木荷等绿化造林观赏苗木产业300亩,发展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产品产业49户,全市涉林企业、合作社共有192家。2021年,全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5.28亿元,"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和产业效益逐步显现。

云南文山储备林项目,云南省文山市巧作林文章(11)

文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建昌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林长制工作中"增绿、护绿、用绿、管绿、活绿"的目标任务,通过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建设,发挥企业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强化当地品牌产品的提升巩固等举措,全力推动我市绿色产业集约化、集群式发展,做强高效林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