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

第十四期萌宠明星——花尾榛鸡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1)

大家好!我有一个特别“霸气”也很有范儿的名字叫飞龙。在呼伦贝尔很多人都熟悉我!在这里,我要隆重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的中文学名叫花尾榛鸡,俗称“飞龙”。我隶属于鸡亚目、松鸡科、榛鸡属。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2)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3)

我栖息在林下植被繁茂,浆果丰富的松林、云杉、冷杉等针叶林里。分布在大兴安岭的新林、伊图里河、大黑沟、红花尔基和根河。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4)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5)

说到美食方面,我可是不知不扣的“美食主义”者,爱吃的东西很多哟~特别嗜食松子、榛子、橡子等和杨柳及桦树的芽苞、嫩尖、花序,以及各种藤本和草本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如越橘、羊奶子、稠李等。以及黑豆树、野樱桃、野蔷薇、牙疙瘩、草莓等都是其喜欢吃的食物。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6)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7)

说到我的体征外貌,我属于走禽,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合啄食植物种子;翼短圆,不善飞;脚强健,具锐爪,善长行走和掘地寻食;鼻孔和脚都有被羽,以适应严寒。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8)

雄鸟头上有短羽冠;上体大都棕灰,具栗褐色横斑;颏和喉黑,下体暗棕褐而杂以白色;外侧尾羽呈花斑状,而具一条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雌鸟略同,但颏和喉大都棕白。

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上体较棕黄,因雄鸟体羽的灰色都由棕黄色所替代;背部的栗褐色细横斑变粗,自下背以后的黑斑几乎都被掩盖着;颏黄白色;喉棕黄而具黑色羽缘、喉周的白色纵带不显著,至眼后中断;额头也不白。

雏鸟上体红棕色,额中央的栗黑色纵带延伸至头顶,颈侧的栗黑色纵带更显;背羽具白色羽干纹和羽端斑,并杂有栗褐色;肩羽与背同色,但具不明显的淡褐色横斑,外缘和末端都点缀以黑褐色;飞羽暗褐,其外翈具一系列棕斑。尾长仅20毫米,呈灰褐色而具深褐色点斑。下体近白,胸和两胁都混杂黑褐色斑。嘴和脚黄色。7月以后的幼鸟羽色与雌性成鸟相似。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9)

我们飞龙鸟都可团结了,出去溜达都是成群结队的~~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10)

花尾榛鸡是林栖鸟类,繁殖季节不成群,其他季节多成小群活动,有3-4只或6-7只一群,也有多到10余只的。一般在拂晓便开始觅食活动。寻食时榛鸡群分散开,各自找食,彼此间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并不时发出“gi-gi-gi”的叫声相互联系。平时多在松树枝杈间隐蔽,有时人们走到附近,仍然不动:在林下灌丛间缓慢走动,受惊时能急跑,急跑几步再起飞,有时也直接起飞,飞行时两翅鼓动很响,飞行迅速,一般飞行2-3米即落于树上低枝处,在人接近时复又起飞。遇惊时,常紧贴树枝上或隐蔽在树枝中。

到了冬天~~~大雪覆盖后的冬季,在树上活动的时间较多,但不在树上栖息,而在地上雪窝里过夜。每天的活动时间和日出、日落时间的长短紧密相关。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11)

对于如何延续下一代,这里我要郑重的说一下,咳咳咳

花尾榛鸡以一雄一雌的单配制为主,但也存在多配制的倾向。在繁殖季节非常隐蔽,极少活动,4月下旬或5月发情交配。繁殖期中,发情的姿态与松鸡科其他鸟类相似,雄鸟张尾如扇,两翅下垂,羽冠耸起,在地上奔跑时翅膀不停地划动,常把地面划成浅沟。发情开始时比较宁静,等巢区基本上都被占据后,雄鸟间常发生格斗,不让其他雄鸟进入自己巢区。雌鸟不参加搏斗,它可以自由地在任一巢区找食。发情时雌雄鸟形影不离,相互鸣叫呼唤。此时雌鸟比较机警;稍有响动,就独自飞走,待安静后再互鸣重聚,一般是雄鸟飞向雌鸟。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12)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13)

由于本身没有抵御能力与战斗力,飞龙鸟成了很多猎食动物的猎食对象,我的天敌有紫貂、长尾林鸮、青鼬、金雕、雀鹰、猞猁、狐狸等。

由于我没什么战斗力,希望大家远远的看看我,不要把我当成你们的美食,也希望人类可以和我们和平相处。

首个疯狂动物城(呼伦贝尔的疯狂动物城)(14)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伦贝尔日报》官方微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