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撒娇男人受不了(男人练了女人受不了)

老道士:有这么一种神奇的功法,男人练了,女人受不了;女人练了男人受不了。

城里人:那男人和女人同时练呢?

老道士:那肯定是床受不了啦!真调皮!

城里人:这么好的功法,为什么不号召大家一起练呢?

老道士:地球太小,恐受不了!

城里人:这到底是什么功法呢?

老道士:回春术!

女人撒娇男人受不了(男人练了女人受不了)(1)

我国古代长寿秘方《养生十六宜》中提到“谷道宜常提”。

药王孙思邈,活了141岁,他在药王山中苦心钻研长寿秘法,提出“谷道宜常撮(收缩)”。

可见,这个谷道对养生及其重要!

那么谷道在哪里呢?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人体运送谷物的通道。

是嘴?胃?肠?

你提一下或者收缩一下试试?

那哪里能提能缩呢?

要说古人也真是唯美,竟然把肛门这么私密隐晦的脏脏的地方叫做谷道。

说到这,大家就明白了,“谷道宜常提”和“谷道宜常撮”这两个动作,就是提肛运动。意思是说,如果经常随呼吸做提肛运动,有利于体内气机的升降,以促进体内气血的运行。

肛门,这是一个私密隐晦的地方,很少人会想到,它的收缩运动对我们身体有那么多的好处。

孙思邈死后大概1300年,也就是1948年,美国的阿诺·凯格尔医师,对此法进行改良并将其命名为凯格尔运动。目前研究证实,女人产后做肛门运动可以改善骨盆底肌功能,治疗产后尿失禁;男人做肛门运动能治疗前列腺疾病和性功能障碍,尤其能改善早泄的尴尬。

女人撒娇男人受不了(男人练了女人受不了)(2)

孙思邈很生气,要是当时注册了“孙思邈撮”也就没老外啥事儿了!

等不及了,快告诉我提肛运动这么做呢?

提肛运动很简单,在你每天坐、站、行任何过程中均可进行。

具体方法是: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做时将肛门连同会阴一起上提,同时吸气,然后呼气时放松。一提一松为1次,反复进行30次左右,每日做3~5次。

若能采取胸膝卧位(双膝跪姿,胸部贴床,抬高臀部)做提肛运动,则效果更好。

女人撒娇男人受不了(男人练了女人受不了)(3)

此时会感觉到一股酥麻感由下至上传达到脑部,随后继续保持提肛动作,不要松懈,直至无法坚持再放松。

需要提醒的是,锻炼时不要紧绷腹、臀及腿部肌肉。

坚持数月,可以收到明显效果,感觉精力充沛、排尿有力。

锻炼时要以感到舒适为宜,一定不要急于求成,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提肛运动有哪些好处?

第一,约束尿道,治疗尿失禁。当尿液不由自主、无法控制地由尿道渗漏出来,即为尿失禁,这是女性常见的难言之隐,特别是产后尤其明显。经常做提肛动作,可以增强骨盆底肌肉群的反应和收缩能力,加强尿道的阻抗力,使约束小便的机能得到恢复和加强,就能祛除尿失禁的困扰。

第二,防治肛门疾病。提肛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以及促进肛门手术后患者伤口和肛门功能恢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做提肛运动过程中,肌肉的间接性收缩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增强其收缩能力。

患肛裂的病人主要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引起的剧烈疼痛,使裂口难以愈合。相反,如果肛门括约肌过于松弛,对痔核和直肠黏膜的支持力不够,就会导致痔核脱出和脱肛。

肛门疾病术后的人,因肛门括约肌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此时有效的肛门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淤血扩张,增强肛门直肠局部的抗病力,促进伤口愈合,以避免和减少肛门疾病的复发。

对脱肛患者来说,提肛是必不可少的保健和治疗方法,可使肛门括约肌收缩力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脱肛症状。

第三,活血祛瘀,消除痔疮。痔疮是因肛门静脉曲张、血液回流不畅所引起,凡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好食辛辣或腹内压增高时,都容易引发本病。而提气缩肛时会对肛周静脉产生一个排挤作用,使局部静脉回流畅通,尤其选择在呼气时收缩肛门,利用此腹内压较低的契机,更有利于肛门静脉血液的回流。

第四,能够强壮会阴,提高“性”趣。在女性骨盆底和阴道的肌肉中有一束肌肉叫做“耻骨尾骨肌”。它犹如一张绷紧的吊床,支撑着骨盆内的全部脏器和阴道的肌肉。

如果该肌缺乏经常的锻炼,常会引起阴道敏感性下降,性快感减弱。一般中年女性,尤其是经阴道生产的多产妇,阴道肌肉变得松弛。

经常提肛可以使整个骨盆底肌肉群得到锻炼,变得坚实而富有弹性,有利于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增强性感受能力,进而可提高夫妻性生活的质量。

我知道,这才是你们最关心的!

现在知道为什么地球会受不了吧?

那么儿童可以练这个功吗?

李博士露出招牌式的微笑:“孙思勉虽然没有说儿童能不能练,但李医生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发现,对于肾气不固的尿频和遗尿的宝宝,这个功法再合适不过了,泌尿科大夫称之为膀胱训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