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体字拆解(拆合字联多奇妙)

合体字拆解(拆合字联多奇妙)(1)

【联语】

池河无水也可

更山有人便仙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某年,安徽北部大旱,池河干涸,土地龟裂,禾苗枯死。适逢科考,一天,家住淮河边的甲、乙两人,一同进京赶考。

二人来到定远县境的池河边,见尚有一些河水,农民正车水浇地,甲随口说道:

池河无水也可

乙一听大惊,斥责道:“河内无水,如何抗旱?”甲忙解释:“我乃出一上联,请你应对。”乙说:“你倒还有如此雅兴,对个下联这有何难。”然而,沉思良久竟然没对上来。

一路无话,二人当晚到一镇上住店。临睡之前,嘱咐店家次日一早叫醒他们,好赶路程。店家笑道:“两位相公放心,镇后有一座更山寺,每晚都有和尚按时敲钟打更,不会耽误你们上路。”说着无意,听着有心,乙听“更山”二字,茅塞顿开,对出一条妙联,云:

更山有人便仙

甲连声称妙,店主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乙如此这般一讲,三人捧腹大笑不止。

【小析】

赶考途中斗对,本来屡见不鲜,这副对联虽短,却有奇妙之处。

甲考生触景生情得上联,“池河”系水名,“无水”表面是说水干了,实际是在拆字,即“池河”两个字都去掉三点水,那不成“也可”两个字了吗,而“也可”又解作也可以,虽只6个字,道道如此多,乙当然招架不了这突然袭击。

店家一句话,帮了个大忙,“更山”乃寺名,正与“池河”相对,你讲水,我说“山”,所谓“有人”可作两解,一是字面意思,意谓寺里有人,一是用合字法,“更山”二字均加上“人”字旁,前者说有人便可成仙,后者讲加上“人”字旁就成了“便仙”两个字,一个拆,一个合,各有千秋,堪称奇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