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的八种伪知识(怎能有眼不识草木灰)

建盏的八种伪知识(怎能有眼不识草木灰)(1)

草木灰是中国历代高温釉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中国古代陶瓷业中有句行话,叫做“无灰不成釉”,意思是说,没有草木灰就无法配釉,草木灰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草木灰含有高温釉所需要的一切成分,包括Si02、A1203,、助熔剂氧化物、着色剂Fe20,以及少量P205等。P205在一定条件下,能促进釉的液相分离,产生奇妙的艺术形象。

建盏的八种伪知识(怎能有眼不识草木灰)(2)

唐代郏县窑的花釉、宋代钧窑的窑变和月白、吉州天目、建窑的兔毫和曜变以及长沙窑的乳浊釉等等名贵色釉都和它们选用的特殊草木灰有关。

单独采用草木灰配釉存在的缺点:

1、化学组成不稳定;

2、熔融温度范围太窄,很难控制;

3、有严重的缩釉现象;

4、来源有限,不适于大量生产。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商代以后的陶工就在草木灰中配入粘土或者把草木灰和石灰石一起烧炼成灰,再加入适量粘土,这样就克服了上述各种缺点。这种制釉方法后来被历代窑场普遍采用。

建盏的八种伪知识(怎能有眼不识草木灰)(3)

草木灰的制作看似简单,也包含了很多工艺和门道。匠人们将捡回来的枯草和树枝需要晾干,然后进行焚化。焚化的过程也就是植物纤维去除的过程,留下的是制造釉料的必要元素,然后进行研磨变成颗粒较小的碳化物。一般的温度是很难将草木完全烧尽,所以需要进行高温的焚烧,变成灰色的粉末,这样就做成了配釉用的草木灰。

建盏的八种伪知识(怎能有眼不识草木灰)(4)

而建盏的草木灰使用,更具有一定的地理属性。怎么说呢?众多周知,建盏遗址所在地——建阳区水吉镇池中村、后井村的土壤含铁量相对其他地区高出3—10%,这也是被称为铁胎的原因。同时,这也决定着该地区的植被所吸收的营养成分中,铁元素等较高。所以,这片区域内的草木灰是其他地区不能取代的。

建盏的八种伪知识(怎能有眼不识草木灰)(5)

将草木灰和该地的原矿物釉混合,按照一定比例参水,生成的釉水,通过施釉和特殊的烧制工艺,最终才诞生了建盏的独特釉面,生成的兔毫、曜变,独步天下!

建盏的八种伪知识(怎能有眼不识草木灰)(6)

版权归《光复建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