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里的经典作文(历年高考满分作文欣赏)

考场真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深入灵魂的热爱,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青春里的经典作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青春里的经典作文(历年高考满分作文欣赏)

青春里的经典作文

考场真题

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深入灵魂的热爱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思路点拨

1.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选择此题目,我们要对自己“心中的英雄”很了解。而且题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这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合理而巧妙地将故事情节浓缩在一天时间里,或者选择写英雄的“不畏艰险”,或选择写英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或将二者结合,并通过“我”的见闻展现出来,从而表达出“我”对英雄的钦敬之情。

2.深入灵魂的热爱

选择此题目,我们可以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入手,论述一件瓷器背后蕴藏的文化传统,体现出的精湛技艺,以及它给予“我”的生活启示;讲述一张桌子在“我”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它是“我”人生中各个阶段的见证,因而“我”热爱它到“深入灵魂”的程度。我们也可以从对某一植物、动物或者某一器物的热爱展开思考,对现实进行反思。如今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人们什么都知道,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是却又没有真正的兴趣,没有真正的热爱,更不要说深入灵魂了。据此,我们可以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为什么一个人要深入灵魂地去热爱一样东西,为什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深入地热爱一样东西。

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一考生

历史的车轮已经由艰难的八年抗日转到了和平美好的现在,我们生活在和谐幸福的社会,却是否想过那些用鲜血换来和平幸福的革命烈士们,我们是否该回去看看他们?我崇拜我们中华民族的那些英雄,假如我能与他们生活一天,此生足矣。但事实上不可能,于是无数个夜晚,我乘着梦的翅膀来到他们身边。今天,就来说说我看到的那一幕。

来到她的世界是那日清晨,赵一曼侥幸从哈尔滨的医院逃出后,在阿城再次被捕。那日阿城的天空灰蒙蒙的,但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兵,赵一曼脸上没有一丝畏惧。日本兵用力地推搡着她,她却拖着伤势严重的腿缓慢地走着……我如影子一般随着她的身影走入哈尔滨的监狱。

日本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凶残的日本兵对她使用了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火刑、水刑等几十种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无论任何一种酷刑,在我这样的旁观者看来都是触目惊心,而对于负伤严重的赵一曼来说,似乎只是血液在静静流淌,肌肉在重复抽搐。一切她都不在乎,为了保住抗联和地下组织的秘密,她受着各种非人的折磨,用沉默对抗着那些疯狂的日本兵。

审讯结束已是深夜,日本兵把赵一曼拖回牢房,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被鲜血和汗水浸过的衣服和头发粘在地上。我多想去扶一下我心里最敬佩的英雄,可惜我们处在不同的时空。英雄是被人们崇拜、敬仰的,但是谁又知道他们曾经经历的苦难?就如今晚的赵一曼,她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遍体鳞伤。此时的她,身体上是非常痛苦的,内心却是十分坚强的,为了自己的信仰,她把生死置之度外。

通过梦境,我原本只是想去了解自己心中的英雄如何英勇,却不曾想到英雄们经历的痛苦。这一夜,我的思绪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前老抱怨自己生活中这不如意、那不如意,感觉自己生不逢时,感觉自己的幸福指数很低,可回头看看那些为了和平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烈士,他们何曾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无病呻吟呢?我们真不该如此,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和平的生活环境,应该铭记那些抗日烈士付出的血的代价,应该继承他们忧国忧民的精神……

这一夜,我浮想联翩,这一夜,我泣不成声。我静静地看着地上的赵一曼,静静地陪我的英雄走完这一天,因为我已经听到日本兵要把她处决的消息。恼羞成怒的日本兵宣读着处决命令,而赵一曼,我的英雄还是静静地躺在地上,只有嘴角有一丝勉强的笑容。她笑,日本人的无计可施;她笑,抗联和地下组织的机密保住了;她笑,中国的美好的明天不久就会到来。

后来的一切,如历史所载,她英勇地就义了。

赵一曼,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以柔弱的身躯抒写了抗日志士的浩然正气。我没有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岁月,但我在梦境中看到了她经历的一切苦难。谨以此文献给我心中的英雄,谢谢和你一样的无数抗日烈士为我们创造的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

名师点评

作者巧妙地利用梦境来到了抗日英雄赵一曼身边,使文章构思独特。在那里作者看到了赵一曼为了保护地下组织,付出了血的代价,从而反思自己的生活,呼吁我们现代人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并继承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谓主题崇高、深刻。全文叙事流畅,语言感人肺腑,读完让人陷入深思。

深入灵魂的热爱

一考生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对竹的热爱,可以说深入到灵魂。苏轼喜欢竹,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也和古代的文人雅士一样喜欢竹,虽不及古人,但也是从骨子里热爱。

小时候,我常在幽静的竹林中玩耍、嬉戏、乘凉,日子长了,就对端庄文雅的竹子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当残冬的余寒还没有退去,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积蓄力量了。当春雨一洒,它们就破土而出,活脱脱像一座座黄里透绿的小宝塔,散布在竹林中、顽石间,依偎在粗竹旁。这些新鲜的竹笋会被小心地采下来,成为我们美味的盘中餐。到了盛夏,竹枝变得郁郁葱葱,竹叶变得一片翠绿。一阵清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似乎是它们欢快的细语。夏日的傍晚,大人们在竹林中乘凉闲谈、下棋或打扑克,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不是在竹林里捉迷藏,就是在小心翼翼地抓竹叶上的蜻蜓,好不惬意。

上学了,在诗词中读到了许多关于竹的诗词名句。“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无人赏高洁,徒自抱贞心”……竹,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是文人墨客青睐的对象,一直装点着中国诗词史,让古典诗词充满了蓬勃的气息。究其原因,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都十分欣赏竹子高洁的品质,所以他们创作了很多诗词以勉励自己像竹一样保持高风亮节。“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写出它不炫耀自己凌霜傲立的气节,一心等待凤凰落上枝头的虚心求实的精神;“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写出它乐于淡然的生活,不惹蜂撩蝶的潇洒;“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出竹子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之中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低调之竹、潇洒之竹、坚韧之竹……这些竹装点着中国的诗词,激励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也照亮我们普通人的精神世界。

竹,没有梅的芬芳,没有松的苍劲,没有兰的幽香,它是那么平凡,生长环境不择优劣,只是默默地生长。纳入诗词,绘入画册,这就是人们对它最好的赞美。

我热爱竹。竹的形象,竹的品格,已经融入了我的灵魂。

名师点评

文章首段从文人爱竹写起,同时点明作者也从骨子里爱竹;第二段写作者在童年与竹建立深厚的感情;第三段写从古至今,文人创作了许多歌颂竹的诗词,并指出竹受文人青睐的原因;最后两段总结全文并再次点明主题。全文结构清晰明了是最大亮点,从这样的结构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严谨的逻辑,清晰的思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