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点茶很火。

无论打开哪个平台,都会看到有关点茶的文章和视频。

古装扮相的小姐姐们,在茶桌前正襟危坐,学着古人的样子,进行点茶的步骤。

优雅的样子,看上去都是一派云淡风轻和不惊不扰。

想必是,大家最近都看了《梦华录》

里面扮演女主角的刘亦菲以老板娘的身份一出场,就show了段茶艺表演,着实是把观众们给震撼住了。

与此同时,也让众人对宋代的茶事兴致盎然。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2)

在村姑陈的观念里,再没有一个朝代,能像宋朝那样,把生活、文化、礼仪,当作最高层次的追求。

那也是自己最想穿越过去的朝代,各种文雅之事,融于生活。

吴自牧就曾在《梦梁录》中提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这便是宋人平凡生活里的日常,闲,但却气质不凡。

其中,又以点茶为最风雅,又最生活的事情。

兴于文人,源于民间。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3)

《2》

简单来说,点茶就是一种吃茶方式。

在宋朝以前,唐朝盛行的是煮茶法,有时还会加入盐等作料进行调味。

后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点茶法。

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茶不再投入锅里煮,而是用沸水在茶盏里冲点。

这样看来,是不是稍微有点我们现代泡茶法的雏形了?

而很多人好奇的地方在于:我们现代为什么很少看到点茶了?

最直接的原因是,太麻烦了。

宋代市场上,有两大类,一种是团茶,饮蒸压成一片片的,又称片茶;还有一种,则是散茶。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4)

点茶所用到的茶叶,正是团茶,工艺类似于今天的蒸青绿茶。

主要分成六个步骤,分别是炙茶、碾末、罗茶、候汤、熁盏、点茶。

不仅如此,为了点茶,宋人还需要对水的质量、水质、火候、茶具都非常讲究。

换到现代来看,若非已经达到财富自由了,谁有闲情逸致天天点茶呢?

复杂不说,还花费时间。

想喝一杯茶,还得从烤茶开始,一步一步做下来,品茶的兴致也被渐渐消磨光了。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闲暇时间本就不充裕,点茶自然很难流行。

去繁从简,才是王道。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5)

其实,从明朝开始,就开始流行简约的喝茶方式。

朱重八一个诏令,“兴散茶,废团茶”,便导致蒸青团茶没落,蒸青散茶开始大为盛行。

在当时,团茶的制作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平民阶层消费不起,只能满足少数人享乐。

甚至于,还有剥削平民百姓,供皇宫贵族享乐的嫌疑。

被朱元璋斥之谓“奢靡”之后,就慢慢淡出了众人的视线。

兴散茶,废团茶,也由此开始了。

一直到了今天,大家在市场上所看到的茶叶,大多数是以散茶形态存在着,饼茶只有少部分茶类有。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6)

《3》

古代,有古代的喝茶法。

了解历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探究茶文化,但同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若一成不变的,用几百年前的方式来泡茶,显然不正确。

更何况,当时点茶所用到的茶叶,和今天也不同。

首先,宋代团茶穷工极巧,以细芽嫩叶为原料,讲究极致的嫩,点茶之后的风味,不可能一比一地还原。

其次,点茶是绿茶,而我们现在喝的,有六大茶类。

最后,点茶喝的是茶末,把茶汤和叶子一起喝进肚子里,但我们现在只喝茶汤。

把不同之处罗列出来以后,想必列位看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什么才是适合我们现代人的喝茶方式呢?

大致可以分为杯泡法、盖碗泡、煮茶,三大类。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7)

杯泡法,比较适合泡绿茶。

虽说绿茶作为我们最早的茶叶品种,历经千年,一直和盏、釜、碗挂钩,没有玻璃什么事。

但偏偏到了现代,用玻璃杯泡绿茶似乎成为了一种共识。

个中缘由,或许是因为大家在渴盼春天的时候,可以通过透明的杯子,看看其中的那一抹鲜绿。

并且,也不需要什么技巧。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办公室里,轻轻松松,就能得到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汤。

除了绿茶,像是新白茶、红茶等,也可以用玻璃杯泡,节省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投茶量,宜少不宜多。

否则,泡出来的茶汤太浓太苦,可就不好喝了。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8)

《4》

和玻璃杯相比,盖碗泡茶略显繁琐。

不仅需要适当的空间,能摆放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等茶具,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但在茶圈里,盖碗素有“万能茶具”的称号。

它的万能之处在于,几乎所有茶类都能冲泡。

当然,也包括绿茶。

相信这时候,有茶友要问了“诶,你前面不是说,绿茶用玻璃杯泡吗?”

的确如此,但却不代表,绿茶不能用盖碗来泡呀。

其实,泡任何的茶类,只要控制好茶水比例、水温、水质、出汤时间等因素,就能得到良好的风味。

合适的茶具,则起到了加成作用。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9)

大部分新茶友对盖碗的印象是,不好用,太烫手。

带着恐惧的情绪,便会起到排斥心理。

对于茶本身而言,盖碗的优势有很多,比如,能泡出茶汤的原汁原味,不容易闷泡,快速茶水比例,便于沥干,方便清洗……

所以,爱茶的人,茶桌上必然少不了一个盖碗。

懂得选器,才会懂得泡茶、喝茶。懂得喝茶,才会买到好茶。

你瞧,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反之,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茶具,像是用紫砂壶来泡所有茶类,影响了风味不说,还不利于分辨茶的品质。

喝到劣质茶,也难以分辨,未来也就更加不讲究茶具的挑选了。

因此,要看一个人会不会喝茶,懂不懂喝茶,先去他的茶桌上看看。

用紫砂壶还是盖碗?用的是哪种盖碗?茶具是看颜值还是重实用?

这些细节里,能反映出非常多的问题。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10)

至于煮茶,我们常常用它来作为泡茶的补充。

也就是当一泡茶用盖碗泡了七八冲以后,滋味慢慢弱了,这时候又舍不得直接扔掉。

好茶来之不易,把叶底放到煮茶壶里,高温加热,又能把养分继续榨干。

这样一来,才能做到不浪费,物尽其用。

不过如果是冬天,室内温度低,也会选择直接煮老白茶。

闻着袅袅的茶香,感受着温热的氛围,瞬间能理解为什么古人这么喜欢煮茶了。

煮茶,乃雅事一桩,无论隔了多少朝代,依旧不变。

宋代点茶法程序图和斗茶规则(宋朝流行的点茶)(11)

《5》

点茶,是宋人闲暇之余的快乐事。

宋徽宗讲得非常清楚,点茶要见到乳花,就像现代人喝卡布奇诺要拉花一样。

注重视觉美感,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

只不过现代的人,已经不再能像宋人那样,完完全全专注于茶叶。

外界有太多的干扰,在牵绊着我们。

时不时的一个工作电话,或者重要的事情,手上喝茶的动作就得立马停下来。

人走茶凉,是遗憾,更是无奈。

喝茶是生活的一部分,也不必弄得如此苛刻。

自己喝得舒服,才是关键。

更多关于泡茶知识

大壶泡茶、大杯泡茶、盖碗泡茶,谁才是中秋团圆夜喝岩茶的方式?

天热了,“冷泡茶”和“沸水泡茶”,谁才是喝白茶的最佳方式?

冲泡白茶的3大误区,茶具、泡茶水、泡茶方式,一次性说清楚

泡白茶3大坑,第一温水泡茶,第二泡茶坐杯,第三坑你知道吗?

十年老茶客总结的泡茶诀窍,盖碗与茶壶,哪个更适合泡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