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为何无子(生父醇亲王为何嚎啕大哭)

1875年1月12日,已经入驻中原二百年的大清朝,突遭史无前例的大危机。咸丰和慈禧唯一的儿子、也是咸丰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在这一日病故,年仅19岁。小皇帝闭眼简单,但留下来的烂摊子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光绪皇帝为何无子(生父醇亲王为何嚎啕大哭)(1)

慈禧和皇后阿鲁特氏婆媳关系不和,慈禧不愿同治去亲近她,原本恩爱的小夫妻就这样被慈禧给掐断了。同治和慈禧的矛盾越积越深,皇帝甚至为了图一时之快,宁愿出宫去寻花问柳也不亲近其他后宫的嫔妃。宫外的情况同治不熟悉,引路人就是与他年龄相当的恭亲王之子。恭亲王的儿子,这位皇室贵胄由于品行不端在同治死后,首先就被慈禧给过滤掉了,后文详叙。

光绪皇帝为何无子(生父醇亲王为何嚎啕大哭)(2)

清朝皇位继承一直遵循“父死子继”的传统,可同治由于以上愿意,并没有留下子嗣。皇帝无子嗣,这是清朝自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危机。

儿子的离世,慈禧当然很悲痛,但极精明的慈禧明白,此时的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要满足自己权利欲望,她必须要打起精神来。同治死后两个小时,在养心殿的西暖阁,决定清朝命运的紧急会议就开始了。这次会议的主题很简单就是选出新君。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有四部分人员构成:一,以恭亲王为代表的皇族成员;二,军机处;三,内务府;四,同治皇帝的师傅们。

光绪皇帝为何无子(生父醇亲王为何嚎啕大哭)(3)

能影响局势的是前三类人员,至于同治的师傅们只是为彰显皇家尊师重道而已,只是一种礼节性代表,在选择后世之君的问题上是没有话语权的。

会议进行得很激烈,但总体上还是在慈禧掌控之中。慈禧想垂帘听政,她不会选择年龄偏大的皇子,恭亲王的儿子,因此直接就被慈禧给排除掉了。在慈禧一次次的引导下,四岁的载湉就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位小皇子,就是日后可怜且可悲的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为何无子(生父醇亲王为何嚎啕大哭)(4)

在立载湉的关键时刻,慈禧的聪明才智再一次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据翁同龢日记记载,在与军机大臣争执不下时,慈禧说了这样一句话:

“文宗(咸丰)无次子,今遭变故,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年乃可教育。”

这句话的威力可非同一般,至少是击退了难缠的军机大臣们。为什么这么说呢?慈禧的话外之音是:这是册立新君,但也是为文宗皇帝选儿子,选儿子可是皇家的私事,与你们这些外臣有什么关系?慈禧真是高明。

眼看众人无话可说,慈禧将计就计直接大声宣布道:选醇亲王的儿子载湉为文宗皇帝的次子!

听到是自己儿子载湉后,醇亲王竟立刻瘫软在地,大声的哀嚎起来。醇亲王的内心是复杂的,既高兴又失落、即兴奋又惆怅,人类感情最复杂的一面醇亲王是体会到了。刚好处于国丧时期,他只能用大哭来掩盖他真实的情绪。谢恩不妥、拒绝也不妥,除了大哭醇亲王还真是别无他选。

儿子为帝王,本是一件可喜的事,但这位年轻嫂嫂的手段,醇亲王可是领教过,咸丰去世以肃顺为首不可一世的八大臣,一到北京就顷刻土崩瓦解。这里面虽有六哥恭亲王不少的功劳,但这位有手段有计谋的慈禧更是让人刮目相看。载湉怎会是她的对手?载湉以后的日子注定是可悲的。

光绪皇帝为何无子(生父醇亲王为何嚎啕大哭)(5)

至于慈禧为什么会选择载湉,除了年龄小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首先,载湉的父亲醇亲王和咸丰是亲哥俩,一个是老四,一个是老七,名气很大的恭亲王是老六。从这个角度来说,慈禧是光绪的伯母。其次,载湉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从这个角度来说慈禧又成了光绪的姨妈。当然,如果再加上后来侄女隆裕(光绪皇后)的关系,慈禧和光绪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凌乱了。

光绪皇帝为何无子(生父醇亲王为何嚎啕大哭)(6)

慈禧宣布载湉为后继之君几个小时后,紫禁城所有的正门从乾清门到大清门,依次被打开。内务府的官员们,急色匆匆地来到宣武门内太平湖东岸的醇王府。载湉这个只有四岁的孩子,被从睡梦中叫醒,众人拥簇着就奔向了紫禁城,轿子中的载湉哭的是上气不接下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