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40首经典词赏析(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自从离家踏入仕途之路,其在“乌台诗案”的影响下,按道理他很少能有吃上舒心可口之饭的时候。

而我们看他的包括这首《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在内的有关得意口福之诗词,单是被人广为流传的就有38篇之多。

什么《菩萨蛮·回文夏闺怨》啦!以及《豆粥》等等……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而论了。

苏轼40首经典词赏析(人间有味是清欢)(1)

反正从他这么多有关吃的诗词中,我们足以看出其是被贬到哪,他苏轼就吃到哪!由此让人们从而让世人忽略了他的苦难,而爱上了他的豁达。

好,关于苏轼的生活态度就先说这么多,下面我们进入正题 。我们若要理解“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句之经典,那自然就必须首先要了解其整首作品的原文。朋友们请看: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浣溪沙》按我的理解是:细雨斜风的天气里,还让人感觉着一丝丝的寒意。

在雨后淡淡的烟雾笼罩下,那河滩上的疏柳沐浴晴晖之春景,更使得这个季节愈加妩媚。而看眼前那渐流渐广的一派白茫茫之淮水,难以想象竟是从上游青碧的洛涧汇入而来的。

泡上那恰似雪沫又似乳花的香茶一盏,品尝着由山间采来的嫩绿蓼芽,以及蒿笋做出的“春盘”。喜悦和畅适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啊!原来有滋有味的日子,竟然是在这清淡的生活里得到,如此,实在是让人不胜心欢。

苏轼40首经典词赏析(人间有味是清欢)(2)

读到这里,不知文友们是如何理解词的最后这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总之,人们对这句的理解还是颇具争议的。

反正我是不敢苟同有些文友对“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所持有的苏轼乃喜欢吃“清淡”之观点。

我认为,持有此观点的文友们,可能是只注意这首《浣溪沙》的后两句了,以至于句中的那“春盘”和“有味”把人的思路给带偏了。

苏轼这首《浣溪沙》的下阙,乍一看给人一种又是品茶,又是吃“春盘”之情景,其实要我说,这应该是词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写法。

我认为这首《浣溪沙》是词人想通过作品的内容来感染出一种氛围。然后以这种清旷、闲雅的生活氛围,进行潜移默化的消除心里那——在朝中争名夺利之欲望,从而享受脱离世俗之清欢。

其实,词人在上阙中的“入淮清洛渐漫漫”那句,就已经向人们有着隐喻:为什么上游洛涧的那样清碧之水,在当它一旦汇入淮水之中时,却就变得一片浑浑沌沌了?

苏轼40首经典词赏析(人间有味是清欢)(3)

而词人之所以写此一句,可能是苏轼由唐代诗人杜甫之诗作:其《佳人》中的“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进行延伸而来。而且其意倒也和《佳人》中的“佳人”殊途同归。一个宁愿在山里受苦而不涉世;一个寻思着放弃仕途而进山隐居,其意正可谓不谋而合也!

由此使然,所以苏轼他每到一处,就总能把所处之地的素材,信手拈来般注入到自己豁达快乐的心性之中。并始终从其“有味”里得到充满诗意的,源源不断之满足。

由此我们可以从中不难看到一种人生少有的高度;一种纯粹的心态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