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补的结婚证可以领生育津贴吗(官宣不用结婚证)

以前女性朋友生了娃,想要领生育津贴,

除了要交生育保险,还须提供结婚证才发。

不少朋友因为没有办理“一纸婚书”,而无法拿到津贴,

甚至把卫健委告了,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也有比如深圳梦梦事件。

但是,这些通通都将成为历史。

以后束缚你领津贴的,只剩下你是否交了生育保险。

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

01官宣了,生育津贴领取没有门槛

前两天,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中,明确表示:

只要履行了生育保险的缴费责任,在待遇(生育津贴)方面没有门槛!

在经办服务清单上,所提供的相关资料,也不需要结婚证等材料。

后补的结婚证可以领生育津贴吗(官宣不用结婚证)(1)

(视频截图)

这就意味着,只要交了生育保险的适龄女性,

不管已婚未婚,都可以领生育津贴了!

除了在发布会广而告之一顿,国家大大还在官网正式发布了指导意见。

后补的结婚证可以领生育津贴吗(官宣不用结婚证)(2)

(官网截图)

消息一出,广大网友纷纷表示:社会进步了,早就应该这样了!

后补的结婚证可以领生育津贴吗(官宣不用结婚证)(3)

(网络截图)

那么什么是生育津贴呢?为啥大家都那么在意?

生育津贴是对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导致收入中断,所给予的经济补贴。

比如职场女性在休产假期间,工资会由生育保险提供。

生育津贴的领取金额=月均工资÷30×产假天数。

不同城市、不同的收入人群,所领取的津贴不一样。

举个例子:

上海市的陈女士在30岁时生了第一胎,属于晚婚晚育,

所以,她的产假天数是98天 30天,总共有128天,。

陈女士所在单位的平均社保缴费工资是1.2万元。

最终她可以领到生育津贴是:12000/30*(98 30)=51200元。

虽然有的人能领的生育津贴并没有很多,

但蚊子腿再细也是肉,有总比没有强。

尤其是家里又新增了一位吞金兽,

这些钱至少够孩子一段时间的开销了。

02为什么突然降低领取门槛了?

也有人会说,未婚生育的情况,只是比较小的一部分人群,并不占据主流。

正常的情侣或者准夫妻,哪怕未婚先孕,

也可以及时补办结婚证,这并不是难事。

国家为什么要专门满足“少数人的需求”呢?

一来,是尊重女性生育权的独立性。

其实,在生育政策逐步放开的背景之下,

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群也开始慢慢关注到单身女性生育权利问题。

比如今年两会提案中,就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

允许30岁以上未婚女性生育一胎,且享受合法生育的产假、生育保险等权利。

后补的结婚证可以领生育津贴吗(官宣不用结婚证)(4)

(网络截图)

时代在发展,现行的法规政策不一定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平权意识。

生育保险涉及女性的生育权,

单身女性也在生育保险的受益人范围,一视同仁更能彰显公平。

当然,需要厘清的是,保障并尊重单身女性平等的生育权利,

并不是国家在鼓励或倡导女性做未婚妈妈。

而是对个体生育权的尊重,对选择多元化的包容。

二来,是国家大大放开手脚来“催生”了

我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已经正式来临戳此回顾

少子化叠加老龄化,人口增长形势严峻。

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表示:

我国老年人占比是12.6%,但20年后,占比要上涨到28%。

但我们目前的社保养老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度,

也就是拿年轻人交社保的钱,给老年人发退休金。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计: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养老金结余将在2035年耗尽。

怎么办好呢?

当然是鼓励、支持更多有意愿的人群,加入“生产”大军!

后补的结婚证可以领生育津贴吗(官宣不用结婚证)(5)

所以,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发文:

积极落实生育支持措施,鼓励生三孩及配套支持措施,包括医疗、教育住房等。

此次生育津贴的调整,也是政策之一

三来,让想生孩子的人无后顾之忧。

随着女性精神和物质日益独立,

一些高质量女性虽然不想结婚,却有意愿成为母亲。

还有一些长期同居的情侣,因为个别原因,

暂时不想结婚,但却有生娃需求。

这部分人群,也需要更多社会和国家的支持。

生育津贴不再看一纸婚书,交了生育保险,生了就有。

一方面,降低了大家的生育成本,算是变相鼓励生娃。

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部分人群的生育需求

03写在最后

虽然说生育津贴领取不再看一纸婚书了,

但养育孩子过程,也不单单只是一笔津贴就能搞定。

无论是已婚人士还是单身一族,在做出生育决定之前,

不妨先简单地自测一下自己的经济收入、时间和精力。

毕竟吞金兽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

你对这个政策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文末留言分享~

>>奶爸保,让保险更简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