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韦小宝的性格(金庸笔下的韦小宝)

金庸在《鹿鼎记》中塑造了一个与他其他小说主人公“另类”的人物。孔庆东说韦小宝是现代文学史上继阿Q之后第二个光辉形象。鲁迅写的阿Q,已经把中国的国民性表现得非常深刻,但是《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展现的中国国民性更加多层次。

金庸笔下的韦小宝的性格(金庸笔下的韦小宝)(1)

但是,我在这里拿韦小宝和贾宝玉作一分析。我觉得,金庸写的《鹿鼎记》有《红楼梦》的影子,而韦小宝身上有贾宝玉的影子。

金庸也曾说过《鹿鼎记》受《红楼梦》的影响。有人认为,韦小宝的原型,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寅确实是康熙年轻时的好友,而且也协助擒拿了鳌拜。曹寅最后被任命为江宁织造,而韦小宝也衣锦还乡回扬州。

就文学形象的塑造来说,韦小宝更接近于贾宝玉,他生活的皇宫就好比贾宝玉生活的大观院,宠他的皇帝康熙就好比宠贾宝的贾母。

金庸笔下的韦小宝的性格(金庸笔下的韦小宝)(2)

二人都生活在女人堆里,非常有女人缘。贾宝玉最大的特点是忴香惜玉,遇到美丽的女儿,想的是:她们才配“生在这深堂大院里”,被好好地保护起来。

韦小宝面对漂亮的女子,同样眼睛放光。看见阿珂,他心想:“我死了,世上怎么有这么漂亮的女人!靓老婆,我来了。”一心想把漂亮的女孩子娶回家。

不同的是,贾宝玉较为含蓄,属于“意淫”;而韦小宝,是“真淫”,用尽手段,只想占为己有。

金庸笔下的韦小宝的性格(金庸笔下的韦小宝)(3)

贾宝玉聪明有才智,诗词歌赋精通,可是就是不愿考取功名,乐于在安乐窝里享清福,一群丫头、婆子、小厮伺候着,无忧无虑地生活。最后,却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韦小宝虽然不学无术,但是巧言令色,八面玲珑,皇帝、官员以及各门江湖大侠都和他合得来,要风有风,要雨得雨,无比自在,最后,也厌倦官场,携七个夫人归隐。

两部作品都通过描写所谓的“康熙盛世”,深刻提示了封建社会政治的残酷、社会的腐败、人性的丑陋。即使在盛世,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飞黄腾达,恰恰是韦小宝这样不学无术,满肚子鬼心眼的人能够青云直上。《鹿鼎记》这不是跟《红楼梦》具有同样的意义吗?同样是一曲封建社会的挽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