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谓宾句型汉语(你让语文老师为难了)

执教高中语文多年的老师不怎么懂语法,这是事实,也不是个别现象。比如,有的老师讲不清楚“甚矣,汝之不惠”中“之”的用法,有的不认识介宾短语。

试卷上没有直接考语法的题目,老师需要懂语法知识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题。

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宾语前置句(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C.沛公安在?

D.恐年岁之不吾与。

这个题是一个高三语文老师出的,是个无解题。这个老师因此被语文老师们在背后嘲笑。这个老师被指出错误后说:懂又怎样,反正学生也听不懂!

主谓宾句型汉语(你让语文老师为难了)(1)

上面的选择题是技能高考语文卷中的题型,全国卷普通高考有时会以翻译句子的形式出现这个考点。技能高考的题相对普通高考要简单得多,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和说明就明确要考“宾语前置”。

很难想象,一个讲不清楚语法的老师,是怎么对付面前的那帮学生的。

主谓宾句型汉语(你让语文老师为难了)(2)

目前,部分语文老师们觉得,语法教学了面临着一个困境。

对小学和初中语文老师来说,语法知识是认真教,并去落实,还是大致讲讲就可以了?落实,好像没太大必要;大致讲讲,学生都只是了解皮毛,落实不了。

这个困境首先来自大的环境。现在的语文教学提倡“重语感、轻语法”,小学、中考和高考不直接考语法知识,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老师对词性、短语、句子成分等的教学就不会那么上心了,慢慢地,一些老师自己也不会了,学生那里,更是一本糊涂账。

其次,与考试内容相关。考题中虽不直接出现语法题,却也会涉及语法知识。小学、中考和高考都会考语病题,讲语病题必须涉及主谓宾和词性,像成分残缺、虚词误用等等;文言文翻译中会涉及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几个重要虚词和词类活用要涉及词性;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的赏析句子题也会涉及词性,比如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妙处,就要涉及形容词变为动词这个现象。

主谓宾句型汉语(你让语文老师为难了)(3)

而高中语文老师也很为难。高一、高二是没有语法教学任务的,老师一般不会系统地去讲。高三的总复习时间紧迫,没有时间讲,因为花几天时间讲了,学生也消化不了。结果一段时间的语病专题复习,就有很多学生很多时候在划水,看着也是心疼。

同样,时间久了,一些老师就不会了,也许还有别的原因吧,反正,自己也开始划水。

主谓宾句型汉语(你让语文老师为难了)(4)

看个简单的题目休息一下吧。

请指出下面句子的语病并修改:

1.通过那次观摩学习,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2.你最好把书放在抽屉里比较合适。

这两个病句很典型,分别有两种改法,应该大部分学生会改。关键是,老师怎么讲,能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要讲清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动用主谓宾知识。

有人说,一套试卷,与语法有关的就那么几分,有必要较真吗?

有必要。

因为学习文言文不可能一味地朗读,只要翻译文章,就要说到主语省略、取独之类的话;因为高三要用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复习语病,天天要和宾语残缺、介词淹没主语这样的话打交道,而每套试卷也要讲到……

还有,英语和汉语的语法是相通的。英语老师也是每天宾语从句、主语什么,幸好,英语会每天念经,英语老师的情况并没有语文老师那么尴尬。

主谓宾句型汉语(你让语文老师为难了)(5)

那怎么办?貌似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一是,不考与语法有关的题。

语病题只考逻辑问题,或者不考语病题,文言文翻译只需要大意对即可。

2019年高考的几套语文卷中,语病题的身影只依稀可见。但是,教育专家们暂时还不可能取消文言文阅读。

二是,小学直接考语法题。

比如,写出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性。

这就又好像回到了很久以前,时光不会倒流。

两样都不行。那就继续划水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