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防治知识手册(带你认识和预防治疗脑卒中)

脑卒中防治知识手册(带你认识和预防治疗脑卒中)(1)

陈俊儒 主治医师

邓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组组长,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南阳市神经外科委员会委员,南阳市介入委员会委员,南阳市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邓州市神经外科委员会常委,邓州市医师协会首届“春苗“奖获得者,邓州市人民医院优秀青年医师,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专业,曾在郑州大学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武汉陆军总院介入科进修学习神经介入,擅长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及动脉溶栓术,介入取栓术,脑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以及高血压脑出血、颅脑损伤、椎管肿瘤等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防治知识手册(带你认识和预防治疗脑卒中)(2)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病或者中风。人脑细胞活动时所需要的能量和氧气都需要脑部血流来供应,因此脑血管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脑功能障碍,出现偏瘫、肢体麻木、无力、吞咽困难等症状。在中国,尤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健康,而微创介入治疗,正成为脑血管病治疗的新趋向!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致病原因有很多,比如动脉瘤破裂、高血压性脑出血等,主要包括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动静脉瘘等,它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干预或介入治疗干预。

缺血性脑卒中:它包括脑梗塞、颈内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

脑卒中防治知识手册(带你认识和预防治疗脑卒中)(3)

02

什么是脑血管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导管技术和材料、计算机等科学的迅速发展,血管内介入技术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日臻成熟,以其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受到医生与患者的肯定,目前已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不同,介入治疗是微创手术,将导管和治疗材料通过大腿等部位的血管穿刺进去,以治疗脑血管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出血性脑血管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堵住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在狭窄的血管里放一个支架进去,以打开血管;如果是急性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取出血栓。主要包括: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脑卒中防治知识手册(带你认识和预防治疗脑卒中)(4)

03

做了介入治疗后,还需要长期服药吗?

对脑血管病患者来说,需要进行全程管理,包括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放置支架的同时,一定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控制危险因素。治疗前后,仍需要服用规范的药物治疗,如降血压药、降血脂药。

患者一旦伴有动脉硬化、脑卒中,实际上是需要终生服药的。

对于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控制血压和血脂是关键。天气逐渐转冷,建议中老年人群不要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容易造成血脂过高,诱发脑血管疾病。

脑卒中防治知识手册(带你认识和预防治疗脑卒中)(5)

04

什么是机械取栓术?治疗效果怎么样呢?

指在血管造影机透视下,采用微创介入技术沿下肢或上肢动脉的通道到达颅内闭塞血管,用支架型取栓装置“抓捕”住血栓快速取出,马上就能修通血管,恢复血流。血管内介入取栓虽然颅内操作有一定风险,但不需要开颅,是微创手术,仅大腿根部或手腕部的皮肤上开一个只有3mm的小口,不到24小时就能愈合,其他血管内介入方法尚有抽栓、取栓抽栓联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和动脉溶栓等。

脑卒中防治知识手册(带你认识和预防治疗脑卒中)(6)

05

机械取栓比静脉溶栓有什么优势?

1、再通时间更快可在器材到达病变部位后数分钟取得血管再通。,静脉溶栓时间一般是4.5H内,而机械取栓最长时间可延长至24H

2、再通率更高进一步延长了治疗时间窗(6-24小时).对大血管闭塞及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具有更髙再通率。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最多只有30%,而机械取栓术的血管再通率可以达到90%。”同时,静脉溶栓大多适合发病4.5小时以内的脑梗患者,发病在4.5-24小时的患者最好施行机械取栓术

3、无需使用溶栓药物减低了出血风险

4、对于溶栓禁忌的病例,如近期手术或凝血功能异常者血管内机械性方法可能是唯一选择。

目前我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组已成功开展多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病人均恢复良好.

06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如何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多为撕裂样或剧烈胀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临床特征。部分患者有烦躁不安、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或伴有抽搐及昏迷等,一般不引起肢体瘫痪。早期脑CT扫描,可见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有高密度影,腰穿检查为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压力增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6%~10%,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应住院监护治疗,绝对卧床休息4~6周,床头抬高15°~20°,病房保持安静、舒适和暗光。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和情绪激动等,以免发生动脉瘤再破裂。查找病因,一般70-80%原因为脑动脉瘤破裂引起,一般需先行CT血管成像查找病因,而全脑血管照影术是诊断金标准,在治疗上需祛除病因,如行脑动瘤夹闭术及介入栓塞术,邓州市人民院率先在2012年开展开展脑动脉瘤夹闭术及介入栓塞术,也是目前邓州市唯一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医院。

脑卒中防治知识手册(带你认识和预防治疗脑卒中)(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