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万里关山路(桐花万里丹山路)

早晨起来,我一边做早餐,一边反复地浅吟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桐花万里关山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桐花万里关山路(桐花万里丹山路)

桐花万里关山路

早晨起来,我一边做早餐,一边反复地浅吟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正忙得不亦乐乎之际,儿子好奇地问道“爸爸,你一个人在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我刚要回答他,忽然记了“凤美依旧”的那篇文章,作者讲了如何运用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将这两句诗讲给他听。

讲解过后,儿子想到了寒假作业中要求背诵的诗,便让我帮他解析一番,便于记忆。好奇心转化为作业心,第一步成功!

接下来,要让他先将曾几的这首《三衢道中》读给我听,“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诗我不熟悉,只能用求教或探讨的口吻跟他沟通。

“这是首写景诗还是抒情诗?”我问道。

“当然是写景了!”他的回答很自信。

“谁写的?”我还是简单地问。

“曾几的几怎么念,是一声还是三声?”他反问。

“你还是查一下吧,我不确定,包括题目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懂,你查一下告诉我。”我示弱。

查出答案并告诉我后,他已然入境,沉浸在宋人曾几的“旅游路上”,第二步也已结束。

第三步总结,最为关键。一要结其意,即要用白话文通晓诗意;二要结其法,即找出与生活有关的字或词,进行提炼并串连。

本诗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即:一个州(三衢州),两条路(水路、汉路),三有三衢山,四五为蝉鸣。

背诵了《三衢道中》后,我又如法炮制,帮他背诵了秦观的《春日》。

作业完成,我俩也该吃早饭了。饭间儿子突然向我发问,“爸爸我考考你,忆江南的作者是谁?”他竟然开始反击。

刚刚还充满自信的我,顿时脑路混乱,王唯还是白居易,又或是杜甫……

茫然间又记起了那句诗“雏凤清于老凤声”。唉!这一局算是败给这小子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