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化妆的基本知识(值得尝试的经典戏曲妆容)

戏曲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门艺术。据考证,中国戏曲的起源与祭祀活动有一定关联。在古代,祭祀活动的组织者出于对神灵的虔诚之心,会在参与祭祀的人的脸上涂涂料,这种方式不断演变,最终发展为戏曲化妆。

戏曲化妆的基本知识(值得尝试的经典戏曲妆容)(1)

戏曲化妆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拍彩

俗称打粉底、拍彩,青衣扮相通常会用嫩肉色的油彩打底色,目的是纠正脸色。

第二步:拍红

上面红,便于突出脸部整体轮廓,特别是鼻梁和颧骨,更好地塑造人物脸部的立体感。

第三步:定妆

俗称大白脸,用散粉进行定妆,对油彩起到固定的作用。

第四步:扫红

粉状的胭脂抹于腮红处,定完妆后的脸看起来粉嫩自然。

第五步:画眼

根据人物画出不同轻重,能够表达人物特征的眼型。

第六步:画眉

根据人物画出不同长短、粗细、平以及上扬等眉形。

第七步:画元宝嘴

用唇笔勾勒饱满的唇形。

第八步:勒头带头面

用布带把头勒紧,把眼睛吊起来,以便更好地塑造角色的造型、性格。

戏曲化妆的基本知识(值得尝试的经典戏曲妆容)(2)

在古代,观众通常距离戏台较远,观众无法通过投影屏幕近距离观察细微的演员面部表情变化。因此,夸张的、浓墨重彩的戏曲妆容可以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感受到舞台上的表演氛围,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戏曲化妆的基本知识(值得尝试的经典戏曲妆容)(3)

戏曲的种类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京剧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 “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关于这两大声腔的由来、形成与发展,在此不作考证和论述,仅就传统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做一介绍。

很多人都知道“西皮”和“二黄”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性特征。那么,它们的主要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以老生唱腔为例,将“西皮”和“二黄”的主要特征简单作一描述和比较。

在旋律发展中,由于“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戏曲化妆的基本知识(值得尝试的经典戏曲妆容)(4)

豫剧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梆子,豫西山区则称之为靠山吼,是中国梆子声腔剧种中极为重要的一支。是主要流行于河南省,以及全国各地的传统戏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豫剧的来源,一说是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形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迄今无定论。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布在了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是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戏曲化妆的基本知识(值得尝试的经典戏曲妆容)(5)

豫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成为河南很有影响的戏曲剧种。豫剧在生成和发展时期,汲取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河南民间流行的音乐、曲艺说唱和俗曲小令,形成了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的剧种特色。豫剧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川剧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丰富的乐曲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川剧是在巴蜀土壤、气候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巴蜀人的语言特色和音乐风味。

戏曲化妆的基本知识(值得尝试的经典戏曲妆容)(6)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在2006年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化妆的基本知识(值得尝试的经典戏曲妆容)(7)

#美妆##戏曲##京剧##豫剧##川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