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实际权力非常大)

明朝的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实际权力非常大)(1)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小编先后讲了户部、兵部等部门的权力。不得不说,吏部尚书的权力非常大,从各个部门的权力上来说,吏部尚书掌握着官员们的调动和升迁,几乎能够与内阁大学士分庭抗礼。其实除了六部尚书之外,还有一个官员不能忽视,这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按照明清时期的规矩,左都御史的权力很大,与六部尚书是一个级别。

明朝的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实际权力非常大)(2)

认真地说,朱元璋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的影响非常大。在明朝建立之前,一直都是丞相负责管理,六部尚书与御史台配合工作。但是朱元璋称帝之后,感觉丞相的权力太大,最终废除了丞相制度。丞相制度被取消之后,六部尚书开始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得不说,六部尚书的权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朱元璋感觉御史台的作用不大,废除了御史台,建立了都察院。在此之后,都察院成为了与六部并驾齐驱的要害部门。

明朝的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实际权力非常大)(3)

都察院的主要工作就是监察,而且方面废除广,从官员的私生活不检点到工作效率低下,都在都察院的工作范围之内。除此之外,如果是重大的司法案件,刑部负责审理,都察院需要进行监督审理的进度。都察院的当家人是左都御史,在明清时期,左都御史和六部尚书被称为大七卿。这几个官员各有范围,但是不能轻易得罪的。都察院总计有100多个御史,一旦得罪了左都御史,很有可能被御史们集体弹劾。

明朝的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实际权力非常大)(4)

在明清时期,还有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在都察院中,左开头的官员都是都察院的正式官员,例如左都御史、左都副御史等等。按照朝廷的惯例,那些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也会得到一些闲职。例如河南巡抚,一般会得到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官职。懂行的人都知道,右开头的官员都仅仅是名义上的挂职。这样的情况在明清时期很多,但基本上和都察院没有太大的关系。由于都察院的特殊地位,那些封疆大吏都需要给都察院点面子。

明朝的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实际权力非常大)(5)

都察院左都御史与六部尚书的地位相当,甚至比工部和刑部还要高一点。如果左都御史升官,一般最少也是户部或者兵部的尚书,下一步就是进入内阁。其实在明朝的中期,内阁制度已经形成,对六部的权力侵蚀很大。只有吏部尚书依靠官员的升迁权力,可以和内阁大学士分庭抗礼。至于都察院左都御史,也是一个强悍的人物。一般来说,内阁大学士的手还伸不到都察院的后院,而且都察院的御史们很难缠。

明朝的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实际权力非常大)(6)

请注意,都察院有100多个御史,这些人并不是铁板一块。朝中的那些大佬在都察院都有自己的心腹,一旦都察院准备集体弹劾,通风报信的情况很多。由于御史们掌握弹劾的权力,朝中二品以上的官员虽然不怕,但是十分的头疼。除非自己能够达到严嵩或者张居正的高度,那才叫毫无顾忌。其实除了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还有一个官职很重要,那就是大理寺卿。在明天的文章中,我们来聊聊大理寺的权力构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