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只是一只鞋吗(你是一只鞋狗吗)

耐克创始人在自传中对自己的称呼“鞋狗”!他为什么这么说?

你以为只是一只鞋吗(你是一只鞋狗吗)(1)

你是一只“鞋狗”吗

“鞋狗”——这是著名运动品牌耐克创始人费尔奈特在自传中对自己的称呼。而用“鞋狗”来称呼那些和他一样“用生命来爱鞋”的鞋迷们,的确十分形象。

让奈特如愿成为顶级鞋狗的是一项1977年的球鞋科技——Air后跟气垫技术。这种将空气注入球鞋后跟,从而起到缓震效果的科技在四十年里成为了耐克品牌最重要的代名词。

然而让奈特没想到的是,四十年后,这一技术却伤了一大批耐克粉丝的心。之前的315晚会中,央视曝光耐克品牌在中国涉及虚假宣传:商品描述中的气垫科技在实物中并没有体现。随后,耐克官方表示道歉并承诺作出赔偿。

除了虚假宣传的问题,小编还关注到了这双球鞋的价格。耐克官网显示,这款问题球鞋的原售价为1499元。

你的球鞋到底值多少钱?

在一番狂欢之后,我们试图对球鞋作一番冷静的思考。一双品牌球鞋,真正的成本到底有多少呢?一些网站和专业人士曾对此做过一定的剖析。

生产成本:

以AirJordan球鞋为例,Air Jordan球鞋是众多球鞋爱好者追捧的热点对象。

据调查,一双白红配色的Air Jordan 1发售价为 140 美元。其中原材料需要 10.75 美元,人力成本需要 2.43 美元,杂项成本有 $2.10 美元,需要给代工工厂支付每双 0.97 美元,总体的制造成本为 16.25 美元,折合人民币 99 元。也就是说,一双Air Jordan的球鞋,制造成本不过百元,仅占到售价的110%左右。

研发成本:

仍然用耐克的球鞋打比方,1975年气垫科技使耐克球鞋独具一格,市场行情不断转好。正是由于这种渊源,专业运动品牌对于技术的研发就十分看重。目前,像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企业,每年大致拿出占其销售收入4%的资金投入于产品研发。4%的研发成本在所有的球鞋品牌中已经是一个很高的存在了。

营销成本:

球鞋品牌十分注重市场宣传,例如为体育队赞助、为大型的赛事赞助以及请大牌的明星代言等等,而这些活动都需要花费大笔的资金。

2015年,阿迪达斯的营销投入占到销售总收入的14%。随着品牌战的打响,球鞋品牌的营销投入只会更高。而这从各球鞋品牌纷纷展开的花式营销策略就能略知一二。

去年的CBA联赛上,球星易建联脱掉了球赛赞助球鞋脱掉,换上个人签约的品牌球鞋,由此还引发了一场禁赛风波。可以看出,球鞋品牌在广告代言上门道十分复杂。

品牌溢价和营销渠道:

除此之外,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球鞋的这个价值链中,品牌溢价和销售渠道的成本和收益大概占到了球鞋售价的70%。

总而言之,一双球鞋的营销成本之高昂甚至盖过了生产成本,企业虽然重视新科技的研发,但是所有这些成本加起来也抵不过品牌的溢价和销售渠道的的利润。消费者付出的大头实际上是为了品牌和营销买了单。

你以为只是一只鞋吗(你是一只鞋狗吗)(2)

甘愿被套路的消费者,球鞋给你带来了多少的满足感?

总而言之,当球鞋成为一种文化到最后发展成大众潮流,对于商品本身的高价定位到底值不值当的讨论也就成了次要。商家抓住了各类噱头和消费者的跟风心里,粉丝经济等等原因也成了推动球鞋奇观的一把好手。

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提到,丰盛作为消费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不但是消费社会得以产生的大前提,而且还作为一种理想,为这个社会所追求。而正是这种理想,促使得每个人都希望在丰盛中获得更多的物,以满足自身的欲望,抓住丰盛本身。

当物质极大的丰富,人们开始用符号来追求个性的满足。消费社会的最终实质即以广告、品牌为传播媒介的一种文化的消费。

在鲍德里亚的解读下,球鞋消费乃至任何一种的符号消费都得到赤裸的解读。

可是这就是我们避不开的消费逻辑,不是吗?

你以为只是一只鞋吗(你是一只鞋狗吗)(3)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私家鞋柜 ,获取更多球鞋资讯,还有更多福利等你领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