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拼搏的年轻人该何去何从(年轻人逃离北上广)

北上广拼搏的年轻人该何去何从(年轻人逃离北上广)(1)

□王晖琳(宁夏大学)

近日,综艺《跃上高阶职场》播出了一条关于宜兴的城市宣传片,舒缓的城市节奏引发人们对“为什么年轻人想要逃离一线城市”的热议。热搜话题下网友纷纷感慨大城市工资高、机遇多,但压力大、成本高,有人还总结“大城市容不下肉体,小县城容不下灵魂”。

当前,“逃离北上广深”的故事不时出现,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大城市,到二、三线城市或老家乡镇发展。而值得注意的是,“离开”不等于“逃离”,前者是主动选择,后者是无奈之举。在新时代人才强国的战略导向下,应以积极眼光看待劳动力的多向流动,鼓励更多人才“遍地开花”。

不难发现,“逃离”一词的消极意蕴很容易让注意力停留在抱怨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而忽视背后的深层原因:年轻人有了新的择业观念,小城市有了新的就业环境。当年轻人不再把一线城市作为唯一选项,说明他们在追求就业前景的同时,也更重视生活品质。综艺中的城市宣传片《来宜兴,泡着》之所以引发共鸣,正是因为其恬静、悠闲的生活方式,让人们认识到人生不止打工和996,还应给兴趣和梦想留有一席之地。相比于时常加班熬夜的生活,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生活模式越来越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理想选择。

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二、三线城市也有了不输一线城市的资源。根据智联招聘统计,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杭州的平均薪酬排名全国第四,已经超过了广州等一线城市。像武汉、长沙等发达二线城市,也因丰富的岗位需求和活跃的创新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落地发展。此外,乡镇县域也具备了更优异的生活环境。除了较低的住房成本和工作压力,伴随着像高铁、网约车、智能家居等现代化设施的健全,如今的乡镇县域同样能满足当下年轻人的生活需求。可见,离开一线城市是就业观念和环境进步的结果,而非“逃离”所暗示的无奈之举。

大城市自有广阔天地,而小地方也不乏成功的案例。据和讯网的报道,我国大约有2.27亿小镇青年,他们在经历城市生活后,回到家乡所在的三、四线以下城市县镇发展。比如福建武平县将军村的吕宏,在顺丰物流工作一年后回到村里从事种植业,以电商及开放采摘园模式销售百香果,年利润可达到12万元。近几年,还有大批像吕宏一样的小镇青年抓住电商直播风口,在各大网络平台为家乡带货代言。他们或许没有一线城市的资源优势,却也从基层突围实现了自我价值。所以,在新业态不断涌现的今天,不必把城市等级作为择业的金科玉律,每个地方都有绽放的舞台,小地方也可能充满潜力与机遇。

所以,各地应主动为年轻人抛去“橄榄枝”,让更多才华找到用武之地。无论是二三四线城市,还是基层乡镇,都需加快健全就业指导、用人机制和政策福利,让年轻人拥有自由选择的底气。例如无锡高新区推出“双招双引”人才引进计划,与高校合作搭建实习集训基地,为青年才俊提供购房补贴等“一揽子”政策,已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首选地。洛阳市推出“青年友好型城市行动方案”,从产业平台、就业创业、安居保障、社交消费等方面提升城市对年轻人的承载力、亲和力和感召力,让领军人才引得进、关键人才留得住、未来人才育得出。

只有人才“遍地开花”,才能满园“百花齐放”。生活并非竞赛,一线城市并非逃之不及的角斗场,离开也不意味着成为落荒而逃的失败者。身处城乡流动更包容的新时代,鼓励劳动力的多方向发展,既是尊重个体选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强国的题中之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