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

【中关村在线办公打印频道原创】有一种化合物,让人在昏沉中变得亢奋,在饥饿时充满能量,让人心存幻想欲罢不能。它是健康的天敌,虽然愉悦精神但是不知不觉中侵蚀肉体,令人上瘾。或许你认为我说的是毒品,其实我说的是糖。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

关于甜味的那些疯狂事儿

●糖与代糖 美国人的执念

很多八零后都有这样的记忆:小的时候过年过节去亲朋好友家里讨两块糖,美滋滋,但是家长总会说不要多吃糖,不准总吃甜食,会蛀牙,这些甜品的主要成分其实是蔗糖。美国人和蔗糖的斗争,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2)

现在很多食品是不含糖“Sugar Free”的

蔗糖,换句话说是甜味的食物,对人们普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甜味给人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从人类的进化史上来说这也符合生命延续和种群繁衍的需要——在食物不足,尤其是高营养的肉类食物不足的上古时期,最易为人体吸收的糖分饱含能量,是人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因此人类进化出对糖分非常积极的本能反应。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3)

蔗糖分子式 其实就是饱含能量的碳水化合物

而来到现代的19-20世纪,工业大发展使得商品化的食品极大丰富,糕点、软饮料、咖啡、雪糕等甜味食品更多,营养过剩却带来了普遍的肥胖问题。美国人在此时同样遇到肥胖问题,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共生的两种价值观:以瘦为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们有着共同的天敌,就是糖分。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4)

美国超模Twiggy 开创了以瘦为美的时代

1879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在研制药物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种名为“邻磺酰苯甲酰亚胺”的煤焦油提取物,竟然非常甜,但是却并不含有能量。其实这就是我们曾经吃过的糖精,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不久之后,糖精在美国就普遍作为添加剂来制作罐头,“代糖”(Sugar Substitute)的概念在人群中流行,人们用这种没有能量但甜味浓郁的工业品来哄骗自己的味蕾。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5)

糖精和糖精钠的分子式 注意并不是碳水化合物不含能量

不过关于糖精添加在食品中的安全性争论却持续了很长时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FDA)在1958年将糖精列为“公认安全”的食品原料,后来加拿大的大鼠糖精喂养试验显示大量糖精可能导致大鼠膀胱肿瘤,FDA提议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糖精,但这一提议遭到美国国会的反对;美国民众反对禁用糖精的游行也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对代糖的需求、换句话说是对瘦身的需要远远超过对糖精潜在健康威胁的关心。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6)

1981年的一篇报道 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FDA对糖精的禁令

彼时,美国年均糖精消耗量约为500万磅,换算过来就是约2267吨,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大的产业,关于FDA禁令的反复争夺存在怎样的政治和经济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普通大众对代糖的需要是显而易见的。后来又陆续出现科学实验,认为糖精不是引发膀胱癌的因子,而且给猴子喂食糖精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病理反应。到1991年,美国FDA撤销禁用糖精的提案,时至今日糖精依然作为添加剂用在食品当中。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7)

中国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了糖精的添加规范

当时与糖精并行的无营养甜味剂还有甜蜜素(Cyclamate),它常常与糖精混合来改善食品甜度的口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甜蜜素价格非常便宜,仅仅是蔗糖的十分之一。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8)

小时候吃的爆米花 如果自己不带砂糖一定是糖精嘣出来的

很多70后、80后一代小的时候吃大米爆米花,或者喝饮料机现打的杯装汽水,大口有微苦的后味,那应该就是糖精、甜蜜素或者二者混合添加的味道。

●阿斯巴甜 波折后的崛起

阿斯巴甜(Aspartame)的发现,是1965年美国化学家James M Schlatter的意外成果——在化学界的发明和发现总是充满了意外。他在研制溃疡抑制药物时,意外合成了阿斯巴甜,又意外舔到手指,发现这种化合物很甜很好吃。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9)

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的化合物:阿斯巴甜

继续的研究中发现,阿斯巴甜甜度大约是蔗糖的180倍,但是又含有很少的热量,而且也能实现商业化生产。精明的商人当然看到了代糖市场的商机,那时甜蜜素因安全问题上了FDA禁用名单,糖精实际上几乎垄断了代糖市场,而糖精却不断受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质疑。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0)

当时糖精的包装 已经有单独包装的餐桌调味剂

FDA的管理使得食品添加变成严格控制的行业,阿斯巴甜并没有当初糖精那么幸运,不能抢先占领人们的味蕾。1973年,阿斯巴甜的食品添加申请首次提交给FDA,1974年阿斯巴甜首次获得食品添加许可,可用在某几种食品和饮料中。

然而这其中还有反复,陆续有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有危害,而FDA也在1975年重新调查阿斯巴甜最初的食品添加申请怀疑其安全性试验“有意地误传所发现的事实,隐瞒实质性事实并做虚假陈述”。之后FDA一直拒绝扩大批准阿斯巴甜的食品添加范围,而FDA委员会甚至因阿斯巴甜的安全性问题更换成员。阿斯巴甜的无危害和有健康危害的反转持续了二十多年,医学界、科学界和政界纷争不休,阿斯巴甜几乎登上FDA的禁用名单。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1)

零度可口可乐标签明确标明:配料中包含“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在二十年反复之后,阿斯巴甜成为研究最彻底的食品添加剂之一,FDA在1996年取消了对阿斯巴甜使用的食品范围限制,其添加范围大大扩展到各种饮料、冷餐、口香糖、饼干等食品上。现在,阿斯巴甜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被批准使用,零度可口可乐瓶身标签上明确注明,配料中包含“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它也是零度可口可乐无糖、无能量但是甜味浓厚的重要原因。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2)

FDA的官方描述:大剂量使用阿斯巴甜 没有看到被试体有情绪或精神异常

而在美国食品添加成分中如果包含阿斯巴甜,那么FDA要求必须在包装上标明含有“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的字样,原因之一就是阿斯巴甜分解之后有苯丙氨酸,苯丙酮尿症患者无法转化苯丙氨酸,不适于吃有阿斯巴甜的食物。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3)

FDA规定的每天摄入量上限:50mg/千克体重

美国FDA规定的阿斯巴甜摄入量上限是50mg/Kg体重,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相当于每天喝掉十五到二十瓶零度可口可乐,按照甜度换算为蔗糖相当于每天吃掉1.25斤蔗糖,这个量是很难超过的。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4)

FDA规定的阿斯巴甜摄入量上限 相当于每天喝15到20瓶零度可口可乐

而可口可乐停产零度,更多的是从口感和销量上考虑,将用零糖(Zero Sugar)可乐替代现在的零度——据说零糖可乐更接近含糖可乐的味道,更迎合消费者对可乐原本味道的追求,不过仍然是使用代糖,也就是无能量的甜味剂。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5)

零糖可口可乐 未来将取代零度可口可乐

此外还有很多甜味的化合物成为代糖,包括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甜菊糖苷等,被美国FDA批准作为甜味剂用于食品添加用途。寰宇之下,化学合成的工艺使我们既能够满足味蕾对甜味的渴望,又不必须吃大量的蔗糖而导致肥胖。合适的食品添加剂其实提升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而这背后往往有着很多疯狂的故事,这一切源自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对美味的向往。

●甜味饮品 儿时的回忆

70后、80后在儿时都喝过一些饮料,应该有自己钟爱的一款。这些饮料伴随我们成长,给味蕾留下味道的记忆。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6)

健力宝

曾经笔者最爱喝的饮料,每周末踢完球喝一罐,美滋滋。健力宝和足球渊源颇深,这也是一个几起几落的饮料品牌。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7)

旭日升冰茶

老实话说,笔者那会最不爱喝的就是这个冰茶。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8)

汾煌可乐

那时乡镇专属的可乐,偶尔喝,感觉不到好喝不好喝。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19)

高乐高

迷恋啊,热水冲了之后喝起来甜蜜顺滑。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20)

娃哈哈果奶

很少喝这个,但是广告记得很清楚,最后一句唱起来“洼 哈 哈 国nai”。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21)

乐百氏 AD钙奶

乐百氏 AD钙奶,印象中女孩子爱喝,男孩子一般。

零度可口可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人们对甜味和减肥的狂热难以想象)(22)

自来水

每个学校、每个院子,都有孩子们的天然饮料——自来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