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爱人者什么敬人者什么(晚读孟子之四十七)

(今天这段比较长,所以没在微头条发,改这里了)

#国学诵读# 108天,我们一起读《孟子》之四十七,也是《离娄》之十七,论述的是著名的“仁者爱人”的道理。

孟子说爱人者什么敬人者什么(晚读孟子之四十七)(1)

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孟子说爱人者什么敬人者什么(晚读孟子之四十七)(2)

译文如下:

孟子说爱人者什么敬人者什么(晚读孟子之四十七)(3)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在于他们所存之心。君子把仁存在心里,把礼存在心里。有仁的人会关爱他人,有礼的人会尊敬他人。关爱他人的人,他人也会关爱他;尊敬他人的人,他人也会尊敬他。如果有人在这里,用蛮横的态度对待我,那么君子一定会自我反省:我一定是不仁的,一定是无礼的,否则这样的事情怎么会降临到我身上?如果自我反省后认为自己是仁义的,自我反省后认为自己是有礼的,但蛮横的态度依然存在,那么君子一定又自我反省:我一定是不忠的。如果自我反省后认为自己是忠心的,但蛮横的态度依然存在,君子于是说:‘这也就是一个狂妄的人而已。如此这般,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怎么好责难呢?’所以,君子终身都有所忧虑,却没有一时的烦恼。至于其所忧虑的事情有:舜,是人;我,也是人,舜可以为天下人的楷模,可以流芳于后世,我却不能免于成为一个普通人,这样的话实在是令人忧虑啊。忧虑了怎么办?像舜那样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君子所忧虑的事情就会消亡了。不是仁义之事不做,不合礼法之事不做,即使有一时的烦恼,君子也不会因此而忧虑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