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的身世背景(李白身世行踪之谜)

关于李白的身世背景(李白身世行踪之谜)(1)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李太白的“迷弟”杜甫,对他的评价。李白一生恣意洒脱,往往醉酒成诗,因此被人称之为“诗仙”。他的作品占据了语文课本中古诗的半壁江山,无论是黄口小儿还是垂钓老者无不为他所折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留下了诸如《蜀道难》《早发白帝城》《将进酒》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而其本人的姓名由来、家世纷说以及去往哪里,古往今来一直没有令所有人信服的定论。

一、 诗仙大名,由来传说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关于他的名号,不论何人都能略通一二。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与杜甫合称为“李杜”。而他为何起名叫白,在这其中是何种含义?又包含了家人对他怎样的期许?

1. 千秋美名入梦来

范传正与李白有通家之好,在他去世后为其书写《唐左拾遗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以示纪念。而在这其中就提到了李白姓名的典故“斯之生矣,先尊只天枝以为姓,先堂梦长庚以示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自此可见,李白的父亲自陇西成纪回到了四川江油之后。不再选择隐姓埋名,而是又用了自己的国姓“李”。而李白的母亲,在怀孕时梦见了太白金星,故而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天神转世,所以起名为“白”。而这正好可以说的通,李白为何字太白。

关于李白的身世背景(李白身世行踪之谜)(2)

并且后人也多相信此种解释,《草堂集》“亡贵之蜀,再指李树后诞柏杨。靖江之袭,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取太白字之。”这部作品是李阳冰,在范传正的基础上,又不断的引经据典,到处走访;进行调整后所作。

2. 无心斗诗成名

关于李白姓名的由来,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说法。李白只有在七岁以前,都只有小名,没有官名。而他的父母,都非常喜欢读书习文。所以非常热衷于,将他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之人。因而,一直没有给他取名,就是希望他能够自己取。

某日,父母闲庭信步突发奇想,欲意在此时检验儿子平日里的学习成果。父亲张口就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而他的母亲也不甘示弱,“火烧叶林红霞落”。还有最后一句,便是给他们七岁的儿子留的。

小李白胸有成竹般,走到了树下吟诵道“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听后大喜,自己姓李,而白色又象征着高洁。况且,这还是儿子自己做出来的诗。当即决定,给儿子以白为名。意味,清白、高雅。

二、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余光中先生对李白的评价。近些年兴起来许多名人故居或者名人家乡的争夺,因为能给当地带来旅游收入所以许多地方都乐此不疲。至于李白“低头思故乡”,思念的到底是何处,至今仍旧是众说纷纭,无有定论。

1.陇西皇室后裔

关于李白的身世背景(李白身世行踪之谜)(3)

《新唐书》“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因为犯罪迁徙至西域,神龙初返还,客居陇西”。这里提到的皇帝,其实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西凉武昭王李暠。他是西凉国的建立者,同时还是李广的子孙。

李暠是李渊的世祖,也就是说李唐王朝和李暠的西凉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李世民还将其封谥为“兴圣皇帝”。关于李白身世的记载,不止这一处指向西凉李暠。还有李冰阳在《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

这部书是基于范传正的《墓碑说》所作,而里边的记载是“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可见,李白的家乡确实是在陇西成纪无疑,但是因为家谱失传。所以,具体是不是西凉王之后代已然无从考证。

2.来自西域的太白

《旧唐书》“凉武昭王九世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在正史中的说法,认定了李白就是皇室后裔。但是因为隋朝末年,战乱纷繁,所以才不得不前往吉尔吉斯斯坦。

他们全家离开祖籍的原因,仍旧是众口难调。有人认为是“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也有人认为是躲避战乱;还有人觉得是因为经商才走。《资治通鉴》“贞观十八年,诏以隋末丧乱,边民多沿丝路西行;寻以没落之人,赐予粮田。”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而那里正好是丝绸之路的沿线。所以他们一家,大抵是顺着这条路一直往西走,一直到了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南郊,郭沫若认为李白在此生活到六岁。

关于李白的身世背景(李白身世行踪之谜)(4)

3. 蜀中一诗仙

“身既于蜀,则江山英秀”这句话出自范传正所著的《李翰林集序》。李白的父亲李客,应当是在他六岁的时候拖家带口的迁往了今天的四川江油青莲乡。当地认为,李白的“青莲居士”便是出自于此。李白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于开元十五年离开了这里,开始了他漂泊的生活。

三、 仗剑走天涯

在《王者荣耀》中李白是一名剑客,而事实上他的剑法确实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新唐书》记载,他十五岁时师从剑术名家裴敏,学习剑法随身佩剑。他本人又是一个不受约束之人,所以喜欢四处游历。“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便是李白性格的最好写照。

1. 与少陵同游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终究是不适应朝堂生活,于是被“赐金放还”来到了洛阳。但他已然是声名鹊起。杜甫当时还是落榜的书生,二人一见如故。李白非常欣赏他的《望岳》,而杜甫则一直很敬仰这位文学巨擘。

二人白天四处游玩,晚上不醉不归。两位诗坛大家惺惺相惜,并且互赠诗词。“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两人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用杜甫的话讲“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好到穿一条裤子,盖一床被子。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时隔不久二人在山东济宁徂徕山再次相遇。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而且都有很高的文学造诣。相逢之后,自然是无话不说。但毕竟人各有志,李白继续云游四海,而杜甫则须得到长安寻找自己的人生。

关于李白的身世背景(李白身世行踪之谜)(5)

2. 离东鲁下江南

从山东走后,一路沿江而下。在扬州耽搁了些时日,便直奔会稽,凭吊贺知章。适逢元丹丘和孔巢父也在,三人便一同还游雨穴、兰亭等名胜古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然后又只身前往南京,与挚友崔成甫整日夜游秦淮河。

自此李白前往叔父李阳冰家中,但他的大名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汪伦于是便写信请游“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喜好游山玩水,大醉酩酊的李白自然是欣然起行。而后便作了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安陆是今天湖北省的一个地级市,而正因为李白曾经在此,所以当地也树立起了太白故居。为此,江油市和安陆市还打起了官司。最终以江油获胜,安陆在二零零九年停止使用李白故里。

四、 扑朔迷离的青莲居士

李白姓名的由来,后人更偏向于是第一种说法。稍加分析,便可得出。因为古人,尤其是名人,都会杜撰自己的生辰,而且往往都会天降异象。比如汉高祖刘邦是大蛇与母亲所生,岳飞是金翅大鹏雕转世等等。所以李白,作为唐代的名人,给他的身世添加点神化色彩并不为过。

1.独在异乡为异客

关于李白的身世背景(李白身世行踪之谜)(6)

而他的名字是七岁时,在蜀中所起。就可以推断,李白在六岁之前,就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度过的。他的父亲是到了江油后,才恢复的姓氏。名为李客,客是客居的意思。显然,这并不是其真名。也就是说,李白的父亲是客居在四川的也是客居在碎叶城的。

那么既然是客,就能推断这两个地方都不是李白的老家。而是什么原因能够让他在中亚都改名换姓呢?肯定是因为有很重的罪,故而不想让人知道他。近代许多学者诸如罗香林、徐本立等都认为李白应为凉武昭王十二世孙、太祖李虎七世孙、高祖李渊五世孙、太子建成玄孙。

2.闭口不谈家世

如此看来便可以说的通,为何李白不提身世,为何父亲不敢用真名了。李白是李建成的后裔,那么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大量清洗太子党羽。他的家人也大都没有放过,而此时仍在老家的李白先祖趁乱沿着丝绸之路逃亡西域。

在唐初,碎叶城并不属于唐朝管辖。所以,逃往那里是相对安全和明智的选择。在那里李客改名换姓,以经商为生。所以李白的许多诗,都有炫富嫌疑。“金樽清酒斗十千”“五花马千金裘”而且他自己也说“往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 ”。在扬州,他一年就能花掉三十万两黄金。

关于李白的身世背景(李白身世行踪之谜)(7)

3.醉死江畔

李白在党争中,站错了队。永王李璘落败,李白作为他的幕僚难免会吃瓜落。所以被流放至夜郎。在此途中他还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名句。随后又投奔叔父当涂县令李阳冰,醉致疾亡。而后范传正又将他从龙山迁葬到了青山,并作《唐左拾遗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结语:

李白并无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他的祖辈生活在陇西而父辈因各种原因迁徙到了碎叶城。他本人在那里待到六岁,于七岁时来到了四川江油。而后便去往京城,受不了朝堂纷争便开始周游全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