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动物大迁徙游记(一窝鸟的故事之踏上非洲坦桑尼亚土地)

曾几何时,开始有了出国工作或生活的念头呀,却一直不得实现。当我40岁时,从政府公务员身份办理了退职后,走向了市场,开始了自主择业的谋生历程,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此快快乐乐地苦度时光”。谁知命运会将你推向哪里,本来“命运无公理、无正义、无目的,故对之不可思,遇之不可避”,那就跟随生命中莫名的召唤吧。此次,从我50岁时,开启世界之旅,岁月不饶人,我也将不饶过岁月,努力做个有梦想敢实践的人,做个“吃苦耐劳的享乐主义者”,做个永葆真、善、美的人,做个内心充实,情感丰富,豁达有趣的人。

在赴非洲前,得到的坏信息是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而我最看重那里是最后的掘金之地这一信息。

肯尼亚动物大迁徙游记(一窝鸟的故事之踏上非洲坦桑尼亚土地)(1)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在达累期萨拉姆机场出得关来,空气清新、天气热火,但见站口黑压压一片,也有那种“世界氛围”的气味,原来是一大帮的黑人兄弟在举牌接人,却没有我们名字的中英文广告牌,是我们出来晚了人家走了,还是没来接的呢?我们没有电话更没有任何当地的联系方式可以与公司取得联系,这可急人了。我就在所有接人的人群前晃动并查看小牌牌,几分钟后才看到举着我名字的牌的黑人跑过来了,真是见到了亲人般的激动,终于可以不再飘荡而可以归家了。

在从机场进城里的路上,我与黑人司机攀谈起来,一路上也看到了大批的黑人朋友,有的在忙碌着,却更多的人好似无所事事。在车流中穿梭叫卖着各种食品和物品当地人,犹如以前国人所做的事情一样,进行现场销售。

坦桑尼亚在中国的援助下修起了几条大马路,但也不过是国内的省道一般,车流拥挤。由于是沙土地带,车流通过时,满是扬沙,感觉不出电视节目中的那种清翠和新鲜。

肯尼亚动物大迁徙游记(一窝鸟的故事之踏上非洲坦桑尼亚土地)(2)

行进中,见路边有些店铺及餐馆,就在这风沙中继续营业,人们也就着风沙吃着东西。下了大马路后,就都是土路了,坑洼不平。一路驱车到一处三层漂亮的楼,这就是公司所在地,黑人保安开了大门,进得楼里就看到了所有的中国同事,更是亲切。公司老总问候过后,交待了一下工作的事情和思路,就先让我们回住地休整。

虽然几条大马路上车流拥挤,人潮涌动,但转到我们所居住的小区后,就一下子安静,清新起来。我们所住的是一栋黄颜色的小别墅,二层楼,一楼是一个大厅、厨房及一个房间,二楼有几间居室。门卫是黑人,油黑的脸上总是会露着白白的牙齿冲你微笑,并致问候。城市的房屋之间随处可见椰子树以及各种不知名的热带树木,装点着整个居住区。天很阔,空气很清新,除了黑人外,似乎一切都很干净。城市里就可以随处摘椰子,我就拍到了旁边一家里的黑人上树摘椰子,他还高兴地摆起了POSS。一个陌生的国家,一个全新的环境,令人目不暇接。

肯尼亚动物大迁徙游记(一窝鸟的故事之踏上非洲坦桑尼亚土地)(3)

当晚,一位同事为我们接风,招待吃饭,就来到了一处大门紧锁的所在,敲开了大门后进去一看,完全是熟悉的中国烧烤店的景象,“志国烧烤”店,由于刚过了春节,所以此处还张贴着中国的对联。一桌桌的中国人在喝着啤酒,吃着各式海鲜烧烤,在高谈阔论。不时还有人来敲门,更有常客的中国人自己带些海货来烧烤加工;服务人员却都是黑人女孩,默默地服务着。与老板攀谈起来,老板是吉林省白山人,来此地已有几年,开过超市,这个烧烤店开了两年了,聚集了很多中国人慕名而来,好象这里是中国人的一个聚焦据点,看来,当地食物是不适合中国人的胃口的呀,还得中国菜才行。菜上来了,竟然还有拌干豆腐丝,溜肚片等家乡菜,令我们没了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先期来的同事不断地给我们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大家聊得彼此无间。由此,也看到了咱中国人的勇敢与开拓精神,世界各地无处不有中国人,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非洲一个国家,在三年左右时间,已经涌来了五万人之多。

肯尼亚动物大迁徙游记(一窝鸟的故事之踏上非洲坦桑尼亚土地)(4)

酒足饭饱后,回到住处休息。说起倒时差,由于没出过国,所以我们还一直没有感觉,只是有朋友从加拿大回来的,在家聊着聊着就看到那人已经睡过去了。此次我们也是在当地时间晚九点多(北京时间夜2点)时已经困顿得受不了了,回到房间就睡去了。可第二天早上六点(北京时间上午11点)就醒了。苦啊,倒时差是件苦差事呀,但比起去美国和加拿大倒时差,看来还是轻松得多的呀。

肯尼亚动物大迁徙游记(一窝鸟的故事之踏上非洲坦桑尼亚土地)(5)

当第二天早上来临时,我们听到公鸡打鸣,乌鸦叫,以及麻雀的叫声。据说在当初英国殖民时期,引来了乌鸦和麻雀,所以现在在房屋顶上飞过的多是这两种飞禽。

很令我们感觉轻松的是到达的第二天开始正是坦桑尼亚国的复活节,放假四天。我们可以轻松自在地修整一下了。而以后将是忙碌的工作,期待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