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死老虎故事(福建出土一块石碑)

1956年,福建出土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的内容令人胆寒:元末明初,因为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老虎成群结队出没,等到明朝建立之后,老虎为患一方,让百姓不堪其苦。即便组织人手围剿老虎,效果依然不理想,最后竟然导致了下面这一幕。

万民缘是死亡,转徙相续,户口耗,田野荒。北山虎食人,伤数百人,山中数月绝人迹。

这一记载不免让人疑惑,乡民组织围剿老虎时,至少拥有不少武器,如此还落得这么凄惨下场,那么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难道真的不可能,真是施耐庵彻底虚构的一个传奇?

武松打死老虎故事(福建出土一块石碑)(1)

要探究此事,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施耐庵的“武松打虎”原型。

作为演义小说中的传奇人物,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是“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在景阳冈上,武松竟然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

艺术源于生活,往往会有生活原型,武松打虎的原型主要有两个。

一,正史上的武松,本是一宋朝义士,河北邢台清河县人,为人武艺高强。后来,杭州知府蔡鋆(蔡京之子)殃民,百姓怨声载道,被称为“蔡虎”,武松为民除害,将蔡鋆刺杀,最终武松被捕死于狱中。杭州百姓为感其为当地除一“虎”,为其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二,施耐奄表弟卞元亨,元末张士诚部下,“膂力过人,能举千斤”。当时,伍佑场(海盐产场,位于江苏盐城市南)草地有虎,卞元亨徒手独往,以脚蹴虎颌,使虎立毙。卞元亨是踢死一只老虎,但这样说不够丰满,于是施耐奄改为武松铁拳打死老虎。

武松打死老虎故事(福建出土一块石碑)(2)

考虑到施耐庵就活动在江浙一带,因此不难猜想,施耐庵综合了正史上的宋朝义士武松,和表弟卞元亨打虎事迹,从而创作出武松打虎故事。

更为重要的是,从武松打虎原型来看,人力可以胜虎。当然,关于卞元亨踢死老虎的记载,这就不清楚是传闻还是真实事迹了。不过从史料来看,卞元亨踢死老虎未必不可能。

《逸周书》: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太平广记》:浔阳有一猎人,常取虎为业,于径施弩弓焉。

可见,只要工具得当,人力完全可以胜虎,如果卞元亨是一个千古奇才,个人力大无比,还真可能一脚踢死老虎。因此,真正的打虎,并没有福建石碑上记载的那么难。

武松打死老虎故事(福建出土一块石碑)(3)

到了元明清时期,由于人口膨胀,人虎争地的情况更为普遍,导致人虎大战的记录也多了起来。

《元史·烈女传·胡烈妇》中记载,胡姓烈妇与丈夫刘平回家途中遭遇老虎,刘平被老虎抓去,胡姓烈妇“取刀杀虎,虎死,扶平还至季阳城求医”,最后胡烈妇“以伤卒”。

《钱塘县志》中记载,1485年明朝时期,老虎跑到居民家中伤人,最终“唤猎户二十余人,擒之无策,后以石灰灌入袋内,上瓦揭开,放日光,虎仰视,以灰迷其目,次以坚利长枪刺其口,始获送官。”

《罗源县志》中记载,“康熙四十七年春群虎夜夜入市,三月,游击陈腾龙督兵民捕之,前后杀获六虎,患遂息。”

如此打虎记载还有很多,固然有老虎为祸一方,但像福建石碑中记载的惨况,还真是罕见。

武松打死老虎故事(福建出土一块石碑)(4)

尤为重要的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老虎的药用价值被发掘,这进一步刺激古人打虎热情。

《备急千金要方·肝藏》:(虎骨)治肝虚寒劳损,口苦,关节骨疼痛,筋挛缩烦闷。

上文《太平广记》中提到的打虎猎人,“常取虎为业”,可能就是卖给药店。就数千年中国历史而言,像这样的猎人怎么可能少?而且,这种常年打虎的猎人,自然会有一套对付老虎的办法。因此,个人打虎,完全有可能。

武松打死老虎故事(福建出土一块石碑)(5)

福建石碑记载的内容,应该不会作假,而各种史料记载,也不会全然虚构,既然如此福建石碑记载的打虎为何如此失败?其实很简单:一是老虎太多,成群结队;二是对付老虎方法不得当,或打虎之人不够英勇。

因此,通过福建石碑中的惨状,并不能否定“武松打虎”存在的可能性。当然,武松是赤手空拳打虎,现实生活中或许极为罕见,但单人或三五人使用弓箭等打死老虎,几乎是100%的存在。

另外,现代不少记载证明,人在危险之际,往往能爆发出潜能,所以单人遇见老虎时,未必不能瞬间小宇宙爆发,从而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