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的超前思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保障)

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的超前思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保障)(1)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建设、数字政府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黎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保障】

国防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黎湘指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从四个方面下好功夫:一是在立大志、强信心上下功夫,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强化革故鼎新的勇气、保持坚忍不拔的定力,自觉担当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二是在立基础、强后劲上下功夫,坚持突出原创、应用牵引、强化保障,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在制约核心科技能力提升的基础问题上奋勇攻关。三是在立前沿、强引领上下功夫,扭住事关国家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在前瞻布局、集智攻关中实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四是在立人才、强支撑上下功夫,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广大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

【张东刚:高校要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指出,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肩负起新的历史责任和战略使命,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全面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责任,紧扣国家战略需要,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打造以“四用”为遵循的新时代实践育人体系,造就一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践行服务国家创新创造的时代担当,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以有组织科研和重大项目集中智慧、凝聚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

【翟云: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平衡好数据流动和安全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研究员翟云认为,随着数字政府建设号角全面吹响并逐步驶入快车道,数据流动和安全发展的矛盾逐渐显现,应当合理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找寻规避矛盾的策略,精准把握二者矛盾的平衡点。一方面,数据流动和安全发展都是数字政府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抑此扬彼的“单选题”,数据流动不能缺少安全保障保驾护航,安全发展也并不意味着抑制数据流动,因此,要在依法依规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和加快构建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强化数字政府安全管理责任方面实现齐头并进。另一方面,要找准数据流动和安全发展的平衡点,立足当下消解数据流动中的安全隐患,推动数据在政务部门间按需共享、加快向社会有序开放,同时着眼未来科学建构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政府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多元共建共治新模式。

摘编自《学习时报》

【许竹青:补齐农业科技创新短板需多方发力】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竹青指出,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我国在农业基础研究部分关键领域仍存在创新差距,农业科技产学研转化效率不高,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需要通过多方发力补齐农业科技创新短板。一是要推动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体系化方式激活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奋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二是要持续加强农业基础研究,优化布局农业基础研究领域,加强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工作,鼓励涉农企业通过建设研究院、组建创新联合体、资助培育创新型人才等方式牵头参与农业基础研究;三是要大幅提升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支持企业主导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发展,创新企业与科研人员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对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四是要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活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增强农业科技服务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

摘编自《科技日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

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的超前思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保障)(2)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