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68章解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道德经第68章解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经第68章解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道德经第68章解读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理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有智慧的人不多说话,多说话的人不是智慧的。

这又是老子的无为思想了,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觉得,会说话的人是智慧的,有的人还会专门去学习怎么说话,但是老子说的“不言”是不多说话的意思,一个人可以是话痨,也可以沉默寡言,但是智慧的人会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们知道,并不是话说得越多越好,所以我们普通人还是要锻炼说话的,怎么锻炼呢,我觉得锻炼口才是一方面,提升思想内涵也是一方面,如果不能两全,后者更重要。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塞上欲望的孔穴,关闭欲望的门户,削减他们的锋芒,调解他们的纷争,使他们像剑一样“收剑光芒混同于尘世之间,与万物浑然一体。”这就是玄妙的大同世界。

“和光同尘”是一个千古名句,但是我始终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我感觉我能想象这种和光同尘的场景,从暗处看屋外照进来的光线,能清楚的看见光明处,尘土飞扬。但这句话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看了这样的解释,我感觉恍然大悟,“收剑光芒混同于尘世之间,与万物浑然一体。”,即使是宝剑,有耀眼的光芒,但光芒下也会有尘埃,我们必须成承认和接受,世界是不完美的,我们不仅要在种不完美中生存,还要活得漂亮。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不能因为自认为了解就亲近或疏远,不能因为自认为了解就利用或伤害,不能因为自认为了解就吹捧或贬低,做到这些就会被天下人尊重。

这段话让我想到最近在看的书《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的要素之一就是不带评论的观察,不是说我们不要有自己的评论,而是说在沟通的时候,我们最好抛开自己的评论,客观的观察,这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总是容易先入为主。我们觉得这个人是好人,他干什么都会往好的方面想,我们觉得那个人脾气暴躁,就会凡事往他脾气暴躁上去想,这样看到的世界容易不真实,也不能做到很好的沟通。

不要因为自己的立场决定和对方的关系,要客观公正,原来2000多年前的老子早就说过了啊。

所以这一章串起来的意思是:

一,我们要做一个有内涵的人,不要随意的评论,要懂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二,要注意收敛自己的锋芒,不是说要故意藏着掖着,而是说不要因为锋芒太露伤害到别人,也不要因为觉得自己了不起,就自绝于人,而应该和光同尘,光芒和尘土必然同在。

三,不要有太多成见,比如你看到一个人在乱发脾气,你不要评论先行的说他是一个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人,真是不可理喻,我要远离他,而应该观察先行,看到他在做什么,想到他在表达什么需求,同时觉察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我们就不会被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左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沟通,与他人连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