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十余载金榜题名字画(金榜题名163)

张家骧简介:

张家骧(1831-1885),晚清政治人物。世居于宁波西门板桥。同治元年 (1862年),进士及第,时年三十五岁。张家骧也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关键人物之一。著有《粤南志》。

人物生平

张家骧,四十二岁时,入翰林院,为参与讨论立嗣 (光绪帝)的二十八位大臣之一。张家骧曾为二帝师,初入翰林院时为同治皇帝的弘德殿行走。同治帝十九岁病逝,当时光绪帝才五岁,张就成了光绪帝的师傅,曾跟随光绪帝长达九年,是影响光绪帝维新变法思想的人物之一。1885年,病逝于任上,归葬于鄞县龙观。张家骧以为官清廉闻名当时,他死后没钱办理丧事,光绪皇帝得知后,钦赐御被,地方官府发送“抚恤银”,才得以下葬。

张家骧也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关键人物之一。此案在当时轰动一时,案件复杂,经县、府、省三级六审,仍不得决断。张联合当时的知名人士翁同龢、夏同善、林拱枢 (林则徐子)等,请求此案进京复审,得批准。最终为此案平反昭雪。

寒窗苦读十余载金榜题名字画(金榜题名163)(1)

手札

著作

《粤南志》

史册记载

张家骧,浙江鄞县人。同治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督山东学政,调山西。遭父忧解职,服除,起故官。迁侍讲,入直南书房。光绪元年,转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五年,命直毓庆宫,迁侍讲学士。明年,刘铭传奉召入都,疏请筹造清江浦铁路,下李鸿章等议。家骧念典学方新,讲求上理,万一言利之臣随声附和,一言偾事,关系匪轻,乃力陈三弊阻止之。疏入,仍令鸿章覈覆,鸿章力主铭传策。然自是御史洪良品陈五害,侍讲张楷陈九不利,并随家骧而上谏书矣,事竟寝。数迁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九年,授工部右侍郎,调吏部。

家骧纯谨好学,一谢时趋。莅官端慎。授帝读,朝夕纳诲,颇能尽心所职。十年,卒,上悼惜,赐祭葬如制,谥文庄。

寒窗苦读十余载金榜题名字画(金榜题名163)(2)

家乡故居秩事:

浙江省宁波市郎官巷是一个使人浮想联翩的地名。民国《鄞县通志》有这样的记载,“郎官巷,旧名郎官第”。巷内有明永乐年间(1403-1423)诰赠奉政大夫、刑部员外郎陈旷(字彦骥)之府第和清同治元年(1862)进士、翰林院编修、山西学政、吏部右侍郎张家骧(字子腾)之府第,故名。“郎官” 是封建社会的官名,为宫廷近侍。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为尚书郎,三年称侍郎,明清时职权渐重,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长官和尚书省各部长官的副职。官品有从二品至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

寒窗苦读十余载金榜题名字画(金榜题名163)(3)

郎官社区

旧时的郎官巷位于宁波古罗城西门口外直街南端,其地形基本呈方形,三面临河,一面陆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东临北斗河,北濒西塘河,西为咏归河(现为咏归路),南至苗圃路。三条河上都有一桥相通,东为马园桥通城里,北有望京桥连接中山路,西有咏归桥(俗称秃水桥)。在上世纪90年代的城建中,咏归河填后建咏归路,咏归桥也就被拆除了。

到了清朝,宁波人在朝为官、政绩卓著的有张家骧。据《清史稿·列传》记载,张家骧,字子腾,鄞县人,生于1827年,卒于1885年,世居宁波西门板桥。他年轻时十分好学,史书上称其“纯谨好学,一谢时趋”。他35岁中进士,42岁进翰林院。先在广东海南岛任知县,为官端慎。虽然远在天涯海角,条件艰苦,但他却热心为当地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关心黎民疾苦,后来的《粤南志》就是根据这段时间的见闻写成的。因他忠于职守,为官清廉,后督山东山西学政。由于在任上政绩卓著,又加上学识渊博,升为侍讲,入南书房。

清人入关后,十分重视皇室子弟的学习,在宫中专设南书房,皇帝子嗣天不亮就得到南书房读书。42岁时,张家骧当了同治皇帝的老师。在光绪元年(1875)时,他转为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后命直毓庆宫,迁侍讲学士。他与翁同稣(he)一样,同为同治、光绪两帝的老师,虽远未翁同龢出名,但史书上称他“授帝读,朝夕纳海,颇能尽心所职”。对此,清慈禧太后对此也有评价,亲书“砥德砺才”四字,并赐红漆金字的匾额。此匾据王介堂先生回忆,挂在张家大厅正中上方,十分抢眼,可惜在“文革”时遗失。张家后人张珑仙女士也证实曾亲见此匾。

张家骧不仅是两朝帝师,还经常陪同慈禧太后观看京戏及读书,从这个角度看他也算是亲贵重臣了。当然作为帝师的他,在政治生涯中,更有浓墨重彩之处,这就是在他担任光绪九年老师期间,要他东观日本的维新,所以他也是光绪皇帝维新思想的启蒙人之一。他在任上,是参与朝廷立嗣的28位大臣之一;同时还参与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的平反。此案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历时三年,经过七审七次错判,牵涉到一品大员等大批官员,在朝野引起轰动,于是形成了官官相护的“两湖”派和坚持冤案平反的“江浙派”。最后,由张家骧、夏同善、翁同龢三人向慈禧力陈冤情,请求将杨乃武、小白菜一案提京受审, 终于使冤案得以平反昭雪。这也是张家骧在吏部右侍郎位上朝廷惩治大小官员最多的一次。

寒窗苦读十余载金榜题名字画(金榜题名163)(4)

张家骧一生清廉,死后竟无银两下葬,也无一条厚实的棉被,后来光绪亲赐老师一条御被,官府发了两千两“抚恤银”,才得以体面下葬。他的为人师表,他的清正廉洁,他的主持正义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宁波人有一句老话,叫作“像不像人样,看看张家骧”。由此,我猜想,“张家大厅”不一定是张家骧时所建,可能在其父辈时已有此房了。因其父张善元官至吏部侍郎,他们家族是早已发达了的。

张家骧的书法:

寒窗苦读十余载金榜题名字画(金榜题名163)(5)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始,到清未止,沿用了1300多年。科举制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以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广泛的影响,是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够和它相比的。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反映。在古代社会是最公开、公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金榜题名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该成语的本义是指科举时代考生考中进士,荣登殿试录取榜单之上,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自隋唐创立科举考试以来,读书做官就成了天下士子求取功名的一条正途。据统计,从隋唐到明清的一千三百年间,产生过百万名以上举人,十万名以上进士,七百多名文武状元。“状元”一词,在唐代曾称为“状头”。殿试录取后放榜,位居榜首者就是“状头”。直到明代初年,朝廷才明确规定“状元”为一甲头名进士的专称。殿试是科考的最后冲刺,也是最荣耀的一场考试。按清朝规例,殿试之后,新科进士要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立于百官之后候旨。皇上驾临太和殿,宣读考取进士的名次,称作传胪或胪传,其实就是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这种方式成于宋代,明清时最为隆重。如此隆重的典礼,传出的佳话很多,怪事也不少。

以清代为例,读书人在县级考秀才。在省级考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全国(会试)考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笫三名称“探花”。其余叫“进士”,前三名保送进翰林院,其他进士须通过考试选拔后,才能进翰林院再读三年书。进入翰林院和状元是同一待遇。在清朝做大臣、宰相,进士出身还不行,须翰林出身。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四喜“有“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指称人生最大的四件喜事。

寒窗苦读十余载金榜题名字画(金榜题名163)(6)

作者说明:“此类介绍文章、作品已发表了二百多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上输入「林东加」三个字,即可查阅发表过的文章和照片。也请关注、点赞和转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