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草隶(陆机华亭鹤唳可复闻乎)

陆机草隶(陆机华亭鹤唳可复闻乎)(1)

陆机离开家乡华亭(今上海松江)到洛阳做官,可惜他不善搞政治,更无军事作战经验,最后听信谗言的成都王颖所杀。“鹤唳华亭,可复闻乎”,道尽一个文人的悲哀!

少负才名,名动洛阳

陆机,字士衡,华亭人,他们的祖父陆逊是吴国丞相,父亲陆机是大司马,陆机年少有奇才,文章出众,倾心于儒家学术,非礼勿动!在他二十岁时,吴被西晋灭亡,他闭门苦读,学问又有很大长进,出身世家大族的他,想起祖父,父亲都是东吴名将名臣,功绩盖功,而吴国因孙皓痨败而亡,真是惨痛教训,就写了一篇《辨亡论》,论述先辈的功绩和孙皓为什么灭亡的道理,西晋建立后,陆机与兄弟陆云到了洛阳,拜访大名士张华,张华一向重视陆机的名声,相见时便感觉一见如故,张华说:“代吴之战,获得两位俊士”,积极推荐,使的二陆名声大振,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达佳丽被誉为“太康之英”

陆机草隶(陆机华亭鹤唳可复闻乎)(2)

志匡世难,矢志不移

太康之年,陆机所处的是一个相对安定又充满危机的时代,“太康之治”下人们安居乐业,但是代表世家大族的政权,本身十分腐朽,晋武帝,后宫美女三万,荒淫无度,门阀贵族纵情声色,纸醉金迷,权力分散,政权危机重重!有些清醒的人己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的同乡好友顾荣,戴若思返乡前劝他回归吴郡,避身世外,可陆机还是想“志匡世难”依然留在洛阳!其实面对未知的前程,陆机的思乡之情,和对深处险境的忧患,一点不压于同乡好友,他的名作《门有车马客行》中写道:“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

后来,贾后乱政,八王之乱其实是一场乱无理性的政治游戏!陆机身处其中,一方深知上层斗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二者又不得不担负起振兴家业,建功立业的渴望!

兵败建阳,含冤而死

然而他和祖父,父亲不同,他只是一个富有才华的文学家,而不是胸腹韬略,独挡一面的军事家,以文人理想化的气质参与政治斗争,注定是一场悲剧。

公元303年,他北上的十五个年头,成都王颖重用他,任命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督,率兵讨代长沙王乂,陆机意气风华,人马浩荡,然而陆机毕竟是文人,缺乏作战经验,再加上内部矛盾,结果建阳门一战,被司马乂打败,士卒逃奔七里涧,不少人被水淹死!

战败后,心胸不如燕惠公的成都王听信与陆机素有过节的卢志,孟玖谗言,怀疑陆机和长沙王有勾结,下令斩陆机,灭三族!

临邢那天,脱了战袍,戴了白帽子,又写了封信给司马颖,长长叹了口气说:“华亭鹤唳,可复闻乎?”华亭即今上海松江,当年陆逊在吴被封华亭侯时家就在此,华亭自古是有名的“鹤巢”,密林清泉间白鹤飞翔,陆机早年在此读书常闻鹤唳,所以此时格外留恋年轻时悠闲生活?

百代文宗,惜哉惜哉

陆机是西晋的著名文人,被誉为百代文宗,一人而己。他的代表作《文赋》是用赋体写成的文学评论专著。他提出文章贵在创新,文学作品应有丰富想象,即神思,诗歌应言情,即有抒情色彩和鲜明个性。他的独到见解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可惜死的太早了!

陆机草隶(陆机华亭鹤唳可复闻乎)(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