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容易写错的错别字(中学课本常见通假字)

今天是我抄书的第二天,相比昨天今天的我选择抄写通假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传承所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历朝历代用的都是古汉语文字,很多字与现代汉字意义相同但是字不同。所以就会导致我们对文言文的不理解。

文言文自小学开始学起,小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所学文言文,可是,中学生呢?中学生所学的文言文,少则如《爱莲说》、《陋室铭》,多则《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高中更是有《琵琶行》、《阿房宫赋》这种“巨文”。如果不理解意思单纯只是死记硬背,很难记住即使记住也不会有长久记忆。

所以,要理解背诵。可是,有很多字、词不认识,或者认识但是词不对意,就会导致根本意思理解错误从而达不到背诵效果。如此,学习通假字便变得重中之重。

比如屈原的《离骚》中,“偭规矩而改错”这句诗里面的“错”,你的理解是不是是错误的意思?其实这里的“错”通“措”,是措施的意思。

再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里面的“共”,你是不是理解的是一起的意思?其实这里的“共”通“供”是供给的意思。还有以下的几个字。

学生容易写错的错别字(中学课本常见通假字)(1)

你是不是没有想到一个字竟然有这么多意思,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汉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

我喜欢抄书,抄书的意义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写出来,分享给他人,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光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