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人生的乐趣(阅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佳路径)

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很幸运;当众人拥抱孤独、或被寂寞拥抱时,他们的生命却毫不封闭,不缺乏朋友的忠实、不缺少安慰者的温柔,甚至连互相较劲的对手,都不至匮乏。他们一翻开书,有时会因心有灵犀,而大声赞叹,有时又会因立场不同而陷入激辨,有时会获得劝导或慰藉。这一切毫无保留,又不带条件,是带亲情的爱情,是热恋中的友谊。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节节的脊椎,稳稳的支持着阅读的人。你看,书一打开,就成为一个拥抱的姿式。这一切,不正是我们毕生苦苦找寻的?

——奥美广告

1 经典阅读,常读常新

苏轼曾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一诗中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秀才安惇在乡试中名落孙山,苏轼特意写此诗劝勉失意的安惇,鼓励安惇不要因为没有中举而沮丧难以释怀,要去追求书籍知识本身的价值,先贤的典籍中蕴藏着深厚的学问,要不厌烦的读它千百遍,自然就能领悟书中的真义。

正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同样一种阅读方法。甚至费曼读书法,其实也强调如果没有看懂,那就从书的第一页重新读起,再遇到不懂的地方,依然返回从书的第一页再读,就这样循环往复,直到真的读懂这本书为止。

我们对书的态度,特别是对经典书籍的态度,一定是常常回顾阅读,而不是只要读过了,就丢在一边。人的大脑记忆功能是有限的,只有不断重复阅读,加深记忆,才有可能在大脑里与自己的思想融为一体。

奥野宣之说:“书的价值是通过时间体现的。”一方面,读者经过长期反复的阅读,将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的思想在不断成熟,读者的阅历在不断增长,读者的见识也不断丰富,带着读者自己新的思想、阅历和见识,再重新阅读这本书时,就会产生新的理解和领悟。

阅读是人生的乐趣(阅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佳路径)(1)

辛弃疾的名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年少初读时,只隐隐觉得少年的忧愁实在是自己勉强寻来的。但人到中年,经历了岁月风霜,体验了世事艰难之后,再读“却道天凉好个秋”,无限感慨在其中,那种悲凉和落寞,却不是一个“愁”字所能代表的,一句“天凉好个秋”胜过无数,此中况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深的体会到。正所谓“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所以,面对经典时,我们要秉持常读常新的态度。在每一次重读时,结合自己的积累,勤加思考,努力获得更新、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在经典阅读中,见证自己的成长;在经典重读中,再次体会书中深意;在经典复读中,温故而知新,体味熟读深思的乐趣。

正如北宋程颐所言:“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经典书籍如经年酿造的浓酒,越久弥香,值得一品再品。

阅读是人生的乐趣(阅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佳路径)(2)

2 经典阅读和时效阅读缺一不可

经典书籍的阅读就如同我们一日三餐中的正餐,是每天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选项,如果经常不吃正餐,人就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变得虚弱不堪,最终的后果是无法正常生活。如果缺失了经典阅读,人的思想就会逐渐变得浅薄轻浮。

优质杂志的阅读更像我们每日都要在正餐之外补充的水果,它能补充我们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和优质纤维,如果缺乏这些营养,身体容易变得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很容易就生病,所以它虽不是正餐,但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优质杂志就如同水果,经常补充,人的思想就会常读常新,不会陷入故纸堆中,与时代和社会脱节。

《三联生活周刊》就是这样的优质水果。每周出一期,每期聚焦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度的分析。最近一期则探讨了疫情之下的亲密关系。从普通人、方舱医院的患者,知名作家、国外的留学生多个视角,探讨疫情对亲密关系的冲击和重建。既有很强的时效性,也有负责任的深度思考。

阅读是人生的乐趣(阅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佳路径)(3)

好的杂志,能够让人对当下的生活世界有清晰的认识,有反省和思考,有助于在各种八卦和小道消息、谣言漫天飞的资讯混战的日常里,帮助人们获得一种清晰,真实的理解。

所以,好的杂志,既有值得关注的时效性,也有读来令人深思的深度,是我们日常阅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 阅读让我们认识世界

日本著名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说:“读书生活可以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取决于他的视野和格局。

孩童时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我们睁开眼睛第一次认识世界,人在思想和精神上都是纯洁无瑕,宛若一张白纸。眼睛所及之处,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山川河流、鸟兽虫鱼,世间万物,皆是它自己的模样。

年龄渐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当我们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后,人的思想和精神都发生了变化,看到了万事万物背后的故事和形象,万事万物在表象背后,似乎又有了新的内涵。白居易感叹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宋朝禅师释绍昙吟诵道“见山不是山,居竹不见竹。”山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世间万物,远比我们亲眼所见要复杂的多,似乎在表象之外,又添他意。

待到看尽世事、阅尽千帆大彻大悟之后,遂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但此时的山水不是初识时孩童眼中的山水,是摒弃了杂念和烦思之后的山水,是返璞归真后,更加真实有韵味的山水。

禅宗将这三个阶段,视作人生修为的三大步骤,禅宗强调要达到最终返璞归真的状态,需要人生的历练和修为。

阅读是人生的乐趣(阅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佳路径)(4)

阅读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我们初读书时,如同世界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缤纷多彩,此时,我们贪婪的汲取书本的营养,书中所言皆是真理,对书是完全的崇拜和相信。

有了一定积累和阅读量之后,渐渐地,我们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反省,对书开始了来自内心的质疑和反叛,企图逃脱书本框定的世界,探索属于自己的未知领域。

如同离经叛道的摇滚青年也终有成为佛系中年的那天一样,随着读书的日渐广博,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与书更好地相处,如何在书中获得力量,如何将书为我所用。此时的书,已经回归了它的本真面目,它不是全知全能的天神,它只是陪伴我们前行的伙伴。借由它,我们看清前路;因为它,我们目光如炬、心思缜密;有了它,我们的格局和视野从此开阔。

从此,在面对世间纷争时,我们可以独立而警醒;面对世事不公时,我们能够勇敢发声;面对人间凄凉时,我们更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END------

**************************************************

我是@蜜糖飞的森林,热爱阅读与写作。欢迎您关注我,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同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