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学会潮汕话(如何讲一口地道的潮汕话)

5分钟学会潮汕话(如何讲一口地道的潮汕话)(1)

潮汕很多是直接翻译普通话,下面我给大家讲讲潮汕日常生活一些比较地道,非普通话直译过来的用语。但申明,文章里我还用汉语表示,至于这个字潮汕读法,大家有机会可拿此表向身边一些潮汕人或知道怎么读的请教,这里我不多赘述。

1.一日三餐

【1】吃早餐: 潮汕一些比较地道的,并不会直接翻译,直译的让人一听不仅不地道,而且会显得很怪,按网友说的,就是你要么装逼要么肯定非本地。这应该跟我们说英语肯定比不过人家当地的,反之我们听人家老外说我们国语照样觉得口音怪怪。这其实也是现在潮汕话闽南语逐渐汉化的现象。失去了一些传统地道,得到的是变了味的生硬蹩脚。说回早餐,有几种比较地道。一是早顿。顿很容易理解,我们平时也会说一顿饭。所以顿字其实蛮古代的,一直原汁原味这么传下来。二是朦早。这个比较有意思点。貌似看来没有一点关于吃的字眼在。倒像在形容早晨朦胧。这里的典故,或者溯源,说实在,我暂还不太清楚。但这个确实也是一个常用地道的日常问候。怎么也比直接说吃早餐地道常用。暂时想到这两种,有想到的可以补充。但我敢说,这两种算是最最常用。像我,我妈(地道潮汕话的宗师级人物,我很多自小都跟她学来),我爸,我们村,就会说第二个。反之,那些大小在城市或工作几年回来的年轻人,都竟然忘了自家话,说起话来混着一口普通话,生疏奇怪。

【2】同比,午餐。两种说法,一有中昼(顿),这种闽南会用。二是下昼。细心的朋友不难发现,中跟下都有中午或下午的意思。所以重点在昼,这个字应该也有意指或典故或传统习惯。潮汕常用下昼。【3】晚餐,有夜昏(时),其余似乎没。这种用的最多,大家记住这个基本可以跟潮汕正常交流,说不定还可以蹭一顿夜昏(时)。但强调一点,要读的标准,别读成"奶粉",真的潮汕话很接近。但这个汉字其实也有可能是"夜荤",而且这个也能说通。大概古代的晚餐都比较丰盛,事实上现在我们很多农村也是到晚餐才大吃大喝。所以必然很多荤菜。这个解释更接近晚餐。但别担心,读音是一样的。所以你只需把潮汕话发正来就没多大问题。【4】宵夜我也一并说了吧。这个更有意思,"烧夜","夜烧",感觉跟现在都市年轻人夜生活很贴合,烧烤夜宵,简称"烧夜"。

综上,学会这个一日三餐,你就成功了一半,至少问候没问题,潮汕习惯问候吃了没。这个十分有用。

2.洗澡睡觉住行。

【洗澡】,洗浴。【睡觉】,两种,一是爱,二是困。去睡觉,就有来去爱咯,来去困了。两种都很经典。这个大概因为直译难发音的缘故,也就没直译版本了。都是说的这两种。学起来,走遍潮汕。【住】,这个挺有意思。比如你问人家住哪里?潮汕就是"你企哪里?"问对方你家哪里?则是"厝哪里",相当于家的说法是厝,这字估计古汉语一直流传下来没改。突然想起,比如现在潮汕说"筷子"并不会说"筷子",而是"箸",这个不单字形看很容易理解,而是典故也有,比如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到他俩都是当世英雄时刘备就吓得手中的筷子掉地。当时刚好打雷。有个成语叫"闻雷掉箸",其中箸指的就是筷子。所以,筷子的叫法,在潮汕就这么保留下来。【行】,走路,就"行路",别跑,叫"别走"。这个也是相当保留了古汉语。这跟历史也有关。当时古代打战,潮汕地区都很少受波动,所以才能一直这么好保留传统文化。现今口里讲的都还是当时的叫法。研究潮汕话,其实也在间接了解古代的文化。一个没怎么改装过的窗。挺有意思的。

好。今天就到这。基本日常用到的,都有了,就差没跟你说怎么发音。这点留着以后有机会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