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98版十五贯(五场演出票房已破百万)

昆剧98版十五贯(五场演出票房已破百万)(1)

携手“长三角”兄弟院团,上海昆剧团今晚在上海共舞台(ET聚场)上演明星版昆剧《十五贯》。在上昆老艺术家计镇华带领下,上昆中生代演员携手浙江昆剧团和苏州昆剧院中青年演员,在舞台上完成了“况钟”几代同堂的接力演出。这场演出也拉开了上海昆剧团在今年最后一轮演出的序幕。

接下来的10天里,将有大师典藏版《牡丹亭》《蝴蝶梦》和全新制作的《玉簪记》陆续在ET聚场和上音歌剧院上演。截至目前,四台戏票房已破百万元大关。在积累剧目与全新制作的“创作年”,交出这样一份“硬核”成绩单,是上海戏曲人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敢于直面市场,用票房说话的努力与探索。

素有“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美誉的《十五贯》,是新中国成立后,昆曲迎来新生的最好见证。而今晚长三角几代昆曲演员共演的盛况,不仅实现昆曲舞台上“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更成为昆曲在新时代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昆剧98版十五贯(五场演出票房已破百万)(2)

放眼全国的专业昆曲院团,上海昆剧团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哥”。在近年昆曲市场向好的背景下,上昆不忘联合全国各地的兄弟院团“众乐乐”,曾先携手完成《牡丹亭》《十五贯》等多部作品。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昆曲本就是长三角共享的文化宝藏。上世纪50年代《十五贯》名动全国后,以计镇华、刘异龙为代表的上昆老艺术家曾前往浙昆向“传字辈”老艺术家学戏,并成功在上海搬演。如今这部作品在浙昆已经传至第六代00后的“代字辈”。可以说,这出剧目的代代传承正是昆曲在长三角60多年来协同发展的最好见证。

昆剧98版十五贯(五场演出票房已破百万)(3)

昆剧98版十五贯(五场演出票房已破百万)(4)

昆剧98版十五贯(五场演出票房已破百万)(5)

《十五贯》根据清代朱素臣的著名传奇作品改编创作,上世纪50年代,浙江昆剧团前身国风昆苏剧团为了生存,改编传统戏《双熊梦》,推出新版昆剧《十五贯》,将原本26折时长12小时的《双熊梦》压缩至8场。讲述了娄阿鼠为抢十五贯铜钱杀死屠夫尤葫芦,恰巧拥有十五贯铜钱的年轻伙计熊友兰,因与尤葫芦继女苏戌娟结伴同行,被视为杀人凶手蒙冤入狱。幸得苏州知府况钟查明实情,监斩平反冤案。剧中两个重要角色况钟和娄阿鼠分别由“传字辈”老生周传瑛和丑角王传淞饰演。此剧的成功一改昆曲当时落寞求生存的窘境,成为当代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该剧一经推出,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引发强烈反响。仅在北京,《十五贯》就公演47场,观众达七万人次,京剧大师梅兰芳甚至还自掏腰包买票请亲友看戏,进而有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美谈。

计镇华曾回忆,当年为了将这出新编经典移植回上海,自己不止一次前往杭州,向“传”字辈老艺术家学戏。他说:“1960年,我第一次去杭州学戏,印象最深的是周传瑛老师请我们几个学生吃西湖醋鱼,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都很兴奋。老师见我们吃得开心,又叫来了第二条。到了1978年第二次学戏,周传瑛老师身体大不如前,走几步台步就吃不消,但仍坚持为我们示范。”不论是舞台还是生活之中,老艺术家对昆曲新生代的关注和付出,让计镇华终身难忘。带着感恩接过这出戏,他与同仁回到上海,把这出戏连演了两个月。

昆剧98版十五贯(五场演出票房已破百万)(6)

明晚紧接着上演的《牡丹亭》将汇聚梁谷音、张静娴、沈昳丽、余彬、罗晨雪五位杜丽娘,以及蔡正仁、岳美缇、黎安三位柳梦梅。而梁谷音与计镇华主演的《蝴蝶梦》则暌违舞台七年之久,老艺术家以古稀之年再度挑战,引发戏迷的高度关注。此外上海昆剧团还将在开门迎客不久的上音歌剧院“初试啼声”,于12月20日至21日带来全新制作的经典版《玉簪记》。此番上演,将由罗晨雪、胡维露正式“接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这一版《玉簪记》不仅带来青春靓丽的颜值享受,还将在舞美、服装、音乐等方面贴合当代审美做出新的改变,此次定妆照,两位主演就特别前往古戏台“瑜音阁”拍摄,致力于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美的享受。

昆剧98版十五贯(五场演出票房已破百万)(7)

作者:黄启哲

编辑:黄启哲

图:上海昆剧团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