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义心理学)

人类90%的疾病都与负面情绪有关,长期负面情绪是200 多种疾病的诱因,长期负面情绪首先会攻击你的免疫系统,会诱发你的疾病,在负面情绪面前,所有的养生、运动、保健都不值一提。

心理学上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义心理学)(1)

今天教大家几招,让你做情绪的主人;


第一,要接纳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绪出现是很正常的,情绪需要你看见,它是你的一部分,而你要做的是你成为它的主人,让它成为你的奴才。

当情绪来临时,请给情绪命名,比如悲伤、焦虑、难过、失望、委屈向内去识别自己的情绪,这便是所谓的内观。

心理学上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义心理学)(2)

我刚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比如,杨女士下班回家,发现孩子在看看电视,家里乱七八糟,突然就生气,对着孩子大喊大叫,事后,她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了,当她冷静下来,去观察和命名自己的情绪时候,她发现委屈这个情绪,为什么会有委屈情绪,原来杨女士在单位辛辛苦苦做的项目,由于别人的错误,导致项目完成不了,但自己却被领导骂了。

这就是杨女士主动观察自己的情绪,因此她此时就是情绪的主人。只要你去观察到情绪,你就成为它们的主人了。并承认它的合理性,你自然而然地就会让情绪流走。


第二,当愤怒情绪来时,别指望发泄能够解决,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心理实验告诉我们:情绪发泄反而会加剧你的愤怒情绪。愤怒会自我增强,但如果从与当时情绪相反的方向去做,负面情绪会慢慢消失。

心理学上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义心理学)(3)

啊,我很生气!

“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布拉德.布希曼进行一项实验研究,让600名学生写一篇文章,实验人员让评论员给这些文章都打了很低的分数,并且附上一句:这是我见过最差劲的文章。”显然,这样的回复引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接着,学生们得到发泄他们情绪的机会,实验员给他们一幅拳击手套和沙袋,让学生们把沙袋当成刚才的那位评分人员,一边想着评分人员,一边击打沙袋,结果发现,发泄并不能让这些学生情绪熄灭,反而是让情绪更加火上浇油。

所以,当情绪来了,你做一些和负面情绪相一致的事,你的情绪会更加激动,你做和情绪要求你做的事相反的事,你就不会被情绪控制,情绪就会慢慢降下来。

比如负面情绪想要冲着某人大喊大叫,你则偏偏要小声说话;负面情绪要你马上去找一个人理论,我偏偏,离他远点,并走出去散散心;负面情绪要你情绪低落时一个人把自己锁在家里,封闭自我时,但你偏偏要约上朋友去看一场电影、练一练瑜伽。

行为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可以影响行为,行为反过来也能影响情绪;我们常常成为情绪的奴隶,就是情绪去影响行为,只会让情绪无法控制,并且持续情绪低落下去。但如果我们反过来,利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情绪,我们就能够成为情绪的主人了。


第三,有时候真正让你们生气的不是别人做了什么,而是我们认为别人做了什么,而这个做了什么戳中了我们的痛点,让我们不爽。

心理学上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义心理学)(4)

为什么不这样做?

“比如,有人不敲门就进来了,你很不高兴,出现情绪的核心就是别人错的,我是对的这样的一种执念,你心中的执念就是:“别人不可以不敲门就进来”的标准,再往深的说就是你内心需要被别人重视的认知障碍。

但我们可以调整认知改变了我们的情绪,无所谓别人尊不尊重我,那是根据我自己的修养和别人的素质决定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修正自己的认知的过程,一旦认知改变了,你的情绪也会跟着改变。


第四、学会向内求,不要总向外求,向外求就是把自己的情绪依附于别人的态度、别人的行为,我们自己对情绪无能为力。

“比如,小王女士是个特别爱生气的人,只要一两件事情,给老公说了之后,老公还是不听不改,她就会对老公生闷气、不理他,任凭老公怎么么哄,但老公一旦不哄她,她就会情绪崩溃,西斯底里,终于有一天,老公受不了了,提出离婚,理由是他哄够了,此时小王才发现,原来在感情里面自己一直处于劣势,因为她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老公的态度上,让别人左右了自己的情绪,他随时都可以不再哄她,而王女士就像中了慢性毒药一样无法自拔,所以王女士明白了要想在感情中不要保持弱势的一方,就不要向外求,把自己的情绪建立在别人的态度上,要让自己拥有稳定情绪,产生快乐的能力。

心理学上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义心理学)(5)

先改变自己,让自己美丽而自信!

不要和身边的人较劲,努力决定能力,能力决定价值、价值决定吸引力。如果你想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自己变得更大更强,你说的话才管用。

在自己价值不够之前,不要奢望任何人都符合自己的要求,收回对别人过高的要求加大对自己的要求,让自己全面升值,让别人去求你。


第五、面对自己不要做的事和不合理的要求,学会拒绝,不要为了别人开心而让自己难受。

“小刘是新到单位,脾气性格都比较好,经常被同事使唤,比如:“小刘麻烦你帮我去买杯咖啡”、“小刘帮我取下快递”,并且有些人是对别人的付出视而不见还不领情,抱怨咖啡的牌子不对、快递少拿了等等,对于这些人,我们就要学会拒绝。

心理学上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义心理学)(6)

学会拒绝

你不要管别人开不开心,你开不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你要明白自己的人生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别人活,只有适当的自私,你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第六、停止胡思乱想,不要去咀嚼过往糟糕的琐碎,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反刍思维,它的意思就是人们常常对一些问题反复咀嚼、反刍式思考是指经历了负性事件后,个体对事件、自身消极情绪状态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反刍思维作为一种认知,会加重负面情绪。

心理学上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义心理学)(7)

停止胡思乱想

今天的大事不过是明天的小事,曾经让你哭的事,今天你或许能够笑着把它说出来,学会放下,停止对负面事件反复地去想。


第七、请停止你的控制欲。

“很多有很强控制欲的人总是要别人怎样怎样,并且自认为;“我不会让有意向别人唠叨,而是对方是在蠢得很,如果我不讲清楚要怎样,他是领悟不到的。”提出这种看法的人,你之所以觉得对方是蠢材,是因为:

(一)你往往低估了对方的理解力;

(二)你的自我观念太强,一切都是自己认为地说了算。

请注意,这两项都不是你的优点,而是你的弱点。

一位专家曾说过:你绝不能使用任何强制手段而是对方按照你的意思去做,这才是应酬的最高境界,对方出自于自愿,比起你要别人怎样怎样,好多了。“就和心理学上的南风效应一样: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同一目标,但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让人自愿做事,比强制控制、要求别人效果好很多倍。

心理学上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义心理学)(8)

所以,不要总是为别人不听自己的而烦恼,要知道从人性的角度上来看,人们只愿意做自己想要做的,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听你的,不是用你的权威、愤怒,而是以别人喜欢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人性。

心理学上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主义心理学)(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