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

1993年,毛新宇站在窗边,正在跟自己的好朋友失落地说着从前的事情。

他提到:“我的爸爸一直很想念爷爷,当时他没有去送葬,这是他心里最大的遗憾。”说罢,毛新宇便定定地看着窗外出神。

毛新宇是毛主席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1)

毛新宇

按照道理来说,自己的父亲去世了,作为儿子自然应该领头送葬,为何毛新宇会说他的父亲并没有参与送葬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一、 毛岸青未去送葬

1976年9月18日,毛主席已经去世多天了,党中央和人民为了纪念毛主席,将他的追悼会设置在这一天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

来吊唁的人有上百万人,而未能到天安门广场的人民群众都在各自的省份和家乡为毛主席做最后的送别。可是来送别的上百万人里面却没有毛新宇一家人,此时的他的父亲和正在和母亲邵华在北京的一所小别院里默默的祭奠已经逝去的毛主席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2)

毛岸青与毛新宇

毛岸青和邵华的家非常朴素,他们将正堂上摆放了毛主席的相片,周围献上了他爱吃的水果和漂亮的鲜花。他们一家三口正围在毛主席的照片之前默默流泪,年龄还小的毛新宇也感受到了这巨大的悲痛,他不断地扯着妈妈的衣角说:“妈妈,是不是爷爷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我们是不是看不到爷爷了?”

听到儿子说这样的话,本来在一旁站得笔直的毛岸青再也支撑不住趔趄了几步,作为自己最敬仰的父亲,在送葬之日却未能亲自出席,他感到十分的悲痛。

妻子邵华默默的拍了拍丈夫的肩膀,安慰的说道:“毛主席的纪念堂将要在北京建成,我们还是可以时常去探望的。”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3)

毛岸青、邵华与毛主席合照

其实毛岸青知道妻子这是在安慰自己,毛主席作为全国人民最敬仰的人,每天要来吊唁和赡养他仪容的人多得数不胜数,而毛岸青又怎么能够时常前去呢?

这次未去送葬也是因为为了不给组织上添麻烦,更是为了遵循父亲的教导,所以他自请留了下来。尽管毛岸青有大局观,可是他的心底却无法原谅自己未能去送别自己最亲爱的父亲。

“你虽然是我的儿子,但是一定要夹起尾巴来做人,少谈政治,别谈政治,做自己的事情就很好。”这是毛主席教导毛岸青的话,他一直默默的记在心里,所以在毛主席离去之时,他并未要求特权使得自己和家人一同前去探望。

妻子邵华正是因为知道丈夫心里的苦才会默默地用这种方式安慰他。正如毛新宇所说:“父亲毛岸青这一辈子就是这样苦过来的。”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4)

毛岸青、邵华、毛新宇一家合照

他虽是杨开慧和毛主席的第二个儿子,但在很小的时候,杨开慧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到了监狱里。敌人为了折磨杨开慧,逼迫她与毛主席离婚,杨开慧作为伟大的革命女性誓死不屈,面对敌人的酷刑从未低头。

而敌人为了逼迫杨开慧就范,竟然将她的两个儿子毛岸青,毛岸英抓来,让他们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在自己面前遭受刑罚。监狱里的鲜血淋漓和母亲的狼狈和伤痛都让年纪尚小的毛岸青看在眼里,所以那时的他心灵和精神上都有了深深的创伤。

后来,杨开慧女士壮烈牺牲,哥哥毛岸英和毛岸青在地下组织的营救下逃离了那个伤心的地方。可不幸的是,他们兄弟二人再次走失,流落街头,这对于一个心智未开的孩子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5)

杨开慧

毛岸青只能跟着和自己几乎差不多大的哥哥在街上乞讨,某一次,他们因为得罪了上海的警察,遭到了对方剧烈的殴打。毛岸青的头被打成了重伤,自从那时毛岸青的头部就落下了顽疾,一直持续到晚年也没有被治愈。

也正是因为身体上有了疾病,所以毛岸青注定不能像哥哥一样从事革命事业。在他青年时期,父亲毛泽东便将他送去了苏联留学和治病。

尽管毛岸青和毛主席两个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从此处就能看出来,毛主席只希望自己的二儿子平安健康,不求其他。

在苏联的毛岸青因为身体不好而始终闷闷不乐,尚在中国操心革命的毛主席便一封接一封的书信送去苏联鼓励他,强令儿子振作起来,甚至还数次操心他的婚姻大事,让儿子可以谈恋爱试试。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6)

毛岸青与邵华

这样事无巨细的关心对于在低谷时期的毛岸青来说好像拥有了火炉一般的温暖。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毛主席是中共中央的领导人,但对于毛岸青来说,他只是自己的父亲。

毛岸青对父亲的思念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非常听毛主席的话,也非常遵从毛主席的教导,毛主席早就告诉过自己的儿子:“不要因为自己爸爸是国家的领导人,就妄想得到一些特权或者其他的东西,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7)

毛岸青邵华夫妇与毛主席合照

这寥寥的几句教诲之语落在毛岸青的耳朵里却是满满的爱子之心。所以在他回国之后一直默默无闻,从来不宣扬自己的身世,和妻子邵华结婚之后也从未向党组织开口要过什么,毛岸青这样的廉洁低调的作风也深深的影响了儿子毛新宇。

毛新宇出生之后,父亲毛岸青一直在他的耳边念叨:“你一定要听爷爷的话,爷爷告诉我们,当官就要为老百姓做主,不当官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因为自己家里有人做官,就想着去谋求什么。”

虽然年纪尚小的毛新宇并不明白父亲到底在说什么,但是他却将这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并且一直践行着,而他对爷爷最初始的印象就是从父亲毛岸青嘴里刻画出来的那个人物。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8)

毛岸青、邵华与毛新宇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夙兴夜寐,一直待在中南海处理国家的事情。对于这个孙子,毛主席和他见面甚少,毛新宇对于爷爷的印象也是非常的淡薄。

可是百忙之中,邵华经常送毛新宇去中南海,爷孙俩还是见了几次面。毛新宇在成年之后和自己的老师、同学提及爷爷时说:“他是一个看起来非常严肃的人,可当我一靠近他的时候,他就会跟我说家乡话,说韶山的话,一下我就开心的起来,在我开心的时候,他就给我讲一些大道理,几乎和父亲说的一模一样。”

毛岸青对毛主席的记忆不仅仅是在和他主动接触中产生的,还是在和父亲日久天长的相处中产生的,父亲毛岸青有一个头疼的顽疾,多年以来久久不能治愈,也只能够任由其发展。

可是每次毛岸青头痛的时候,毛新宇就能够听到父亲一直在呼喊着毛主席和杨开慧女士的名字,他一直在喃喃自语地说“想爸爸,想妈妈。”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9)

毛岸青

毛新宇回忆到此处,心里觉得无限的心酸,自己的父亲从小缺失了父亲的陪伴,母亲又早早去世,一直都是在流浪街头,风餐露宿中完成了自己的童年。父亲受到的创伤更是无人能比,所以才会在中年之时仍如孩童一般思念着自己的父亲母亲。

的确,上个世纪90年代,毛岸青再次回到了故乡韶山,他如漂泊在外的孩童一样探望自己的家乡。虽然他对那里的记忆很模糊,但是总想追随父亲的足迹再去看最后一眼。

毛岸青是带着伤病回到了父亲母亲的故居的,因为病情的恶化,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甚至来到母亲的故居之时,毛岸青变得十分茫然,他似乎已经记不得自己为何来到这里,又为何会站在这样一座房子里。直到旁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他,毛岸青才会想起来自己是来看望父亲母亲以前住过的地方的。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10)

毛岸青

回到北京之后,毛岸青一直闷闷不乐,他害怕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总是将儿子毛新宇叫到跟前来絮絮叨叨说一些话。

2007年,毛岸青离开了人世,毛主席这一脉就只剩下毛新宇这一个孙子。毛新宇亲眼目睹了自己父亲的去世,他也始终记得父亲在临别之际,嘴里一直在呼唤着爷爷和奶奶的名字的场景。

一脉传承的家风

尽管爷爷和父亲相继离世,可是他们带给自己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让他渐渐长成能够独挡一面的人。

可是爷爷的伟岸以及父亲的高大都如同一棵棵的大树一样庇护他成长,忽然要离开他们独自去一个人生活,毛新宇变得非常的恐慌。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11)

毛新宇

但是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社会生活,因为他发现父亲和爷爷跟他说过的话在社会上一一都得到了实践,只要他加起尾巴做人,默默无闻的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烦恼就会少上许多。后来,毛新宇摆清了自己的位置,一路艰苦努力地学习,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那个时候的他有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就是要重新整理毛泽东思想

他本就是毛氏家风的传承人,更要自觉地担起传承科学思想理论的工作。2003年,毛新宇的博士生论文《毛泽东战略进攻思想研究》一经发表便引来了学术界的侧目,因为这篇文章深刻的以科学的理论揭示了毛泽东思想顽强的生命力和后续的发展,而毛新宇说,自己所做的这些正是依存着爷爷和父亲对自己的教诲才能够完成的。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12)

2008年毛新宇参观井冈山题词

这篇论文的一经发表瞬间让社会上一些认为毛家无后起之秀的言论销声匿迹,谈及此处,毛新宇总是淡淡地微笑:“他们说的没有错,因为爷爷总是告诉我,不能够依仗自己家里所拥有的东西和人民的爱戴就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权利,一定要夹起尾巴来做人。”

所以,毛新宇虽然是一个博士生,虽然是一个少将,但他从未倚仗自己的身份而给自己设定捷径。这也让他没有思想包袱,他曾经对朋友说:“丢掉这个身份,我会更轻松,走得更远,这也是爷爷和父亲的初衷。”

“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幅《沁园春·雪》的诗词苍劲有力,一直悬挂在毛新宇的家里。他时常在前面驻足探望,并且还会大声地朗诵出来。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13)

毛新宇

他这样做正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实际行动来缅怀已经逝去的爷爷和父亲,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在晚年之时非常思念父母,所以他也追随着父亲的脚步传承着家风,从来不高调的出现在公众面前,若有些事实在需要他,他也会尽量低调的处理事情,然后结束之后马上转身离去,不给媒体一丝一毫的机会。

不仅他本人如此以身作则,他也把这种精神传承给了自己的家庭。

毛新宇和自己的妻子结婚之后,他经常带着一家人去韶山探望葬在那里的父亲母亲,也经常给妻儿讲爷爷和奶奶的光辉事迹。除此之外,毛新宇还模仿爷爷给父亲写信那样,每天都会给自己的儿子毛东东写一封家书,以此来激励他的成长。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14)

毛新宇与妻儿

毛新宇说:“虽然我的孩子还小,但是我必须要告诉他,我们之所以能够有今天,全部仰赖于党中央和人民的付出,若是这些东西都传承不好,那么也没有脸面面对逝去的父母,更对不起他们对我的教诲了。”

除了在笔头上的功夫,毛新宇还经常和妻子带着孩子一起回到韶山看望那里的父老乡亲。在他小时候的记忆中,那里的爷爷奶奶总是对自己很好,所以他要带着孩子一同回去感受故乡的风土人情,时隔多年,当年的故人早就已经一一离去,但毛新宇认为,走万里路更能够锻炼孩子的心智,回到家乡更能够让孩子脚踏实地,找寻自己的根和魂。

毛岸青没去送葬(毛岸青没去送葬)(15)

毛新宇

毛新宇对孩子所做的一切正是得源于爷爷和父亲对他的教诲。在年轻时期,他亲眼目睹了父亲是如何听从爷爷的教诲又是如何切身实践的,所以轮到他的身上,他更是一丝不苟地遵照家风进行生活。

他说:“毛主席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是中国革命能够胜利的保证,如果学习不好毛泽东思想,就不能够使马列主义很好的指导中国革命。”

毛新宇对此抱定了坚决的信心一定要将其传承下去,虽然他很少参政议政,但对于坚持毛泽东思想、传承家风的方面,毛新宇却是一直在认真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