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科学计数法问题1秒搞定(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意义和书写口诀)

中考数学科学计数法问题1秒搞定(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意义和书写口诀)(1)

科学计数法在初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知识点,什么是相对独立,就是这个知识对学习其它知识不会产生太多影响。而初中有些知识如果没学好,后面是没法学的,举个例子,一元一次方程没学好,后面其它方程就没法学了。

下面讲讲科学计数法的意义或者说作用,科学计数法的意义是相对于比较大或者比较小的小数结合10的n次方知识的一种书写方法。比如100000000000000和10000000000000,这么两个数字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需要好几秒,甚至十来秒才能数清楚这两个数到底是多大。或者到底谁比谁大。可是用科学计数法,就不会这么麻烦了。一个是10的14次方。一个是10的13次方,(当然,数学标准写法几次方在右上角小写)这样读者能迅速看清和记清这个数的大小。当然,你非得一定要用几万几亿来读,那也行。两种方法并不冲突,也没必要争个长短。这就是讲到科学计数法的作用和意义。

下面再讲下科学计数法的写法。

第一类,比较大的数字,至少要大于等于10 。标准写法是a×10的n次方,第一点,a大于等于1,小于10,这个大家一定一定要记清。第二点,n次方的n到底是多少,大家记住下面一句口诀,掐头去尾数中间。举个例子30002.52 这个数字的n次方是几呢?掐头,就是去掉左边一个数,去尾,是去掉小数点后面的数,再数中间就剩下0002,一共四个数字,那n就是4。最终的答案就是3.000252×10的4次方。再随便举个例子34000掐头3去尾,因为后面没有小数,所以不用去,所以还剩4000共四个数学,最终结果就是3.4×10的4次方。

第二类,比较小的数字,要小于1,形式是a×10的负n次方。这种比较简单,数左边有多少个连续的零,这里强调两点,第一点,一定要连续,第二,是所有,包括小数点左边那个零。举个例子,0.00002003左边连续的零一共有5个,那么最终结果就是

2.003×10的负5次方。这个知识点,如果老师第一次上课没强调好,后面学生糊涂了后,很难纠正的。好啦,今天这个科学计数法的核心意义和口诀就这么多,不知道同学们听懂和记住了没。

觉得好就请关注,收藏,和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