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过世的人忌日是哪天(闰月过清明记得)

#创作挑战赛#“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清明节在二十四节气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气,属于即是节日又是节气的日子。

闰月过世的人忌日是哪天(闰月过清明记得)(1)

清明节跟除夕、重阳和中元节一起被并称为“四大祭祀节日”,因此每年的清明节都是缅怀先人,以及传承孝道的日子。

今年的清明节跟往年又有不同之处,因为今年的清明节正处于闰二月,闰二月在农历年并不多见,上一次出现是19年前的2004年,下一次要到2042年,而过了2042年后再等到闰二月过清明就要到2099年,所以民间有“十年难逢闰二月”的说法。

闰二月过清明,在民间有着很多说法和讲究,其中就有闰二月清明不上坟的说法,不过“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祭拜先人和扫墓是一种孝道的传承,至少让晚辈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而且讲究的就是心诚,因此这样的说法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无稽之谈。

不过闰二月过清明,毕竟这是一个祭祀的月份,祭祀时还是要讲究一些的,闰二月过清明,记得:4事不做,3物不吃,尊重老传统,福气自然来。

闰二月过清明,记得“4事不做”

一,清明当天祭扫不烧纸

今年的清明节跟另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寒食节在同一天,都是在4月5日这一天。

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被晋文公重耳烧死的日子,大家为了纪念忠孝的介子推,在寒食节这天是讲究不动火和吃寒食的,不过流传到现在很多人这天是不会吃寒食和不动火的,但是这天上坟是忌讳烧纸和点火烛。

除了是因为寒食节跟清明节在同一天不烧纸以外,还有就是坟地都在山林和野外,闰二月正是风大干燥的时候,这个时候上坟烧纸一旦引发山火明显就是害人害己的事,所以今年清明上坟切记不要动火烛,文明祭祀寄托哀思。

二,清明祭扫提前不推后

闰月过世的人忌日是哪天(闰月过清明记得)(2)

二月清明在前,三月清明在后”,这句俗语说的就是闰二月和闰三月时上坟扫墓的前后时间,闰二月上坟扫墓讲究的就是要提前。

即使是清明当天去祭扫,也要记得不要晚于上午十一点,因为祭扫时讲究的就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去,下午或晚上是不适合去祭扫的。

三,出门踏青不在树下久坐

闰月过世的人忌日是哪天(闰月过清明记得)(3)

清明时节正是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好时候,出门踏青赏花正是好时候,这个时候记得不要在树下久坐,尤其是开花的树下久坐。

清明是仲春向暮春转变的季节,这个时节气温上升很快,花朵树木正是开花结果的时候,也是各种虫子开始的活跃的时候,这季节出门踏青,被花粉沾染到裸露在外的皮肤很容易引起过敏,而且被虫子蛰咬也很难受,所以出门春游踏青时记得不要在树木下久坐或待的太久。

四,夜晚一定要早归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属于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民间的“四大鬼节”之一,晚上阴气比较盛,而且还有很多在十字路口烧纸钱和祭拜的。

清明晚上回家过晚,踩到纸灰或纸钱,以及遇到哭拜先人的,这都会影响自己的心情,而且在老人眼里这些都属于不吉利的事,因此清明时节记得晚上尽量不要晚归。

闰月过清明,记得“3物不吃”

一,鹅肉和狗肉不吃

闰月过世的人忌日是哪天(闰月过清明记得)(4)

鹅肉和狗肉在民间都属于“发物”,而且鹅和狗在民间都被称作“义兽”,因为鹅对爱情忠贞不二,狗不嫌弃家贫和对主人特别忠诚,所以清明前这段祭祀节日里吃这两种食物显得特别不吉利。

二,非传统工艺酿造的酒不喝

闰月过世的人忌日是哪天(闰月过清明记得)(5)

每年的清明都是家族聚会的日子,祭祀后亲友们会聚在一起聚个餐,因免不了要饮酒助兴,而且酒也是祭祀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现在市面上卖的酒有很多都是非传统工艺的酿造酒,这样的酒是不太适合在祭祀时或清明家族聚会来饮用的,要选就选传统工艺酿造的酒,这显得心诚。

传统工艺酿造的白酒市面上也有很多,比如这款按照传统大曲坤沙工艺酿造的蒸台坤沙酒

闰月过世的人忌日是哪天(闰月过清明记得)(6)

这款酒的酿造者是土生土长的茅台镇人,因为严格遵循传统工艺酿酒,在当地也被称作“痴心酒师”。

这款酒是其选用贵州当地特产红缨子糯高粱,选用优质小麦制作成大曲,酿酒采用12987的传统工艺,酿酒就需要历时一年之久,新酒酿成后还要陈放五年,然后再用十五年老酒勾调,所以酒香纯正,入口柔顺绵柔,回味也悠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百元出头的酒采用的是1000毫升的大包装,一瓶顶一般白酒的两瓶,性价比是超高的。

三,多籽的食物不吃

闰月过世的人忌日是哪天(闰月过清明记得)(7)

清明前后不论哪天上坟去祭扫,在祭扫前都要记得不吃多籽的食物,比如各种瓜类、花生和瓜子等,因为这些食物多籽,祭扫前吃这些食物,以及用这些食物当做供品都是被认为不吉利的。

闰二月过清明,各地的习俗虽然有所不同,但是节日的主题就是慎终追远,记得:4事不做,3物不吃,尊重老传统,福气自然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