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歇后语的历史(这些歇后语你可能没听过)

有关歇后语的历史(这些歇后语你可能没听过)(1)

西府[xī fǔ]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泛称,常指宝鸡及其周边部分地区。该地区为秦腔发源地为中国小吃文化发源地之一

歇后语这一词最早来源于唐代,在《旧唐书·郑綮列传》中有“郑五歇后体”,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歇后语。唐昌盛于今天的西安,所以关中一带的歇后语就特别多,说起幽默还得是西府。

西府人说话舌根绵软,多为叠字,语气词特别多,话前有“nia”,句尾带“lia”,不说前鼻音,说起话来幽默风趣。“nia nia,对lia下”,学会这一句你就能领悟西府方言的魅力了!

有关歇后语的历史(这些歇后语你可能没听过)(2)

歇后语在西府方言的映衬下,显得尤为突出,冷不丁冒出来一句,就连本地人都得笑几天。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特别有意思的(方言字用同声或拼音字代替):

精屁眼duan狼呢——怂胆哈大很

西府人把光屁股叫精屁眼,duan是撵、驱赶的意思,这句形容人过于嚣张,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意思

老碗上席——么品

老碗多为家用,上席的容器必须用碟子,以显对客人的看重,用老碗盛菜上席显得没有品味,形容人没有品味

有关歇后语的历史(这些歇后语你可能没听过)(3)

西府的席

拖拉机撵兔——有力用不上

拖拉机是农业专用车辆,马力足,速度慢,形容方法用的不得当,有力气使不上

提碌碡打月亮——看不来远近看掂嘎轻重呢么

碌碡(luchi)是一种石制农业器具,用来平整场地,碾压粮食脱皮用,特别重,一般都是拿个石头土块扔出去打东西,这里却说拿这碌碡,形容人看不出来门道,不分是非

有关歇后语的历史(这些歇后语你可能没听过)(4)

碌碡

背背篓看戏呢——日眼踅(xue)地方

西府人用的背篓特别大,背着上沿能越过头顶,宽度也比人宽,背着背篓看戏,不仅挡别人视线,还占地方,形容人没有眼色,还有些不分主次

夹唢呐丢盹呢——把事么当事

丢盹意思就是打瞌睡,在西府,只有办白事才用唢呐,而且除了唢呐可以什么都不办,所以这么重要的事上还打盹,有点把事不当回事

有关歇后语的历史(这些歇后语你可能没听过)(5)

过白事的唢呐

擤鼻去把脚巴骨捏住了——差咣咣远

脚巴骨就是脚后跟,擤鼻涕时候本来是捏鼻子,却捏住了脚后跟,特别离谱,形容人特别差劲,不靠谱,或者形容事特别离谱

老婆上炕——全凭外一激呢

激,冲起来的意思。早年间土炕盖的普遍较高,而老太太年龄大了行动不便,必须蓄力冲击一下,形容关键时刻做的关键事

你还知道那些西府的歇后语呢?评论区交流一下吧!

品味西府人文,弘扬传统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