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知青全集完整版(我的母亲十七知青下乡)

1977年6月30日,我的户口迁入郊区茶山公社。那天领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光荣证”,还领了生活用品供应券:棉絮票2市斤,布票1.5丈,被底、被面、被絮、蚊帐、木箱专用券各1张。

很多亲戚朋友给我送来了礼品。姨妈帮我定做了一双40码的皮鞋。姨夫从上海回来过“五一”节,知道我要下乡,给了我5元钞票。姑妈给我买了床单。山东小姑妈给我汇来10元钱,附言栏里写道:知你下乡,给你买些生活用品。邻居何工送我一册《服装裁剪参考》书。同学送我毛巾、牙膏、牙刷等。在一起工作的待分配知青们互赠礼品,日记本、袜子、手帕等。

下乡知青全集完整版(我的母亲十七知青下乡)(1)

母亲工作单位为我准备了光荣花、白象牌钢笔、毛巾、草帽和日记本。母亲的同事方阿姨送我脸盆、白瓷杯。

7月27日,母亲从局里得到消息,我们这一批知青将安排在本月30日下乡。母亲告诉我,姑婆家就在我下乡的那个村。平时姑妈跟姑婆来往比较多,母亲跟姑妈商量,让姑妈带我们到姑婆家探望一下,顺便了解一下我将被安排去的那个农场的环境。

接下来的星期天上午,在姑妈的带领下,我和母亲、妹妹一起在小营前乘6路公交车,约20分种的车程,下车再走10分种路,就到了姑婆家。毕竟是郊区,距离市区不远。见过姑婆,我们就去知青楼。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接待了我们,他姓朱,是副场长,下乡来两年多了。朱场长热情招呼我们进了一间宿舍,里面有两个男知青,分别姓尤和韩。我们坐下来聊天。其中的尤,跟我哥还是幼儿园的同学,他妈妈是幼儿园校长,跟我母亲也是认识的。这样一说,大家很快就变得热络起来。我母亲对他们说:“我儿子比较忠厚,日后要请你们多照应。”朱场长笑嘻嘻地对母亲说:“你尽管放心,我和晨晨会做好朋友的。”虽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环境,但看到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阳光和热情,我心里倍感欣慰。

下乡知青全集完整版(我的母亲十七知青下乡)(2)

物资大楼

7月30日,我正式下乡了。早上七点半前到物资大楼(当年常州标志建筑之一,今已拆除)集合。我坐上了局里安排的吉普卡。母亲、哥、妹都来送我,母亲医院的田院长、关系最好的待分配知青小杭也来送我。他们坐在其他汽车上陪我到乡下。中午在姑婆家吃饭。姑婆为人很和善,吃苦耐劳。父亲小时候经常住姑婆家,得到姑婆的很多照顾。下午2时参加知青欢迎会。交通方便,会后就回城了。

第二天早上乘公交车再来农场。上午杨场长带我们上田头,绕着农场走了一遍。介绍农田面积、种植品种。下午听了大队概况和远景发展规划。第二天上午下稻田拔草,下午学习雷锋硬骨头六连。

第三天上午写学习体会,下午开会交流、讨论,制定了学习、劳动、作息、食堂和卫生制度。晚上闹肚子了,可能是水土不服,也可能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一夜腹泻十余次,没能睡好觉。

天一亮我就请假直奔城里。一到家门,看见母亲在房里,叫了声姆妈,转头就朝灶间里走,眼泪早已唰唰地流。母亲跟过来问“晨晨你怎么啦?不会生病了吧?”我才说了原委。母亲又说:“见你去灶间,就知道一定有什么事了。你是吃坏了肚子,得了急性肠胃炎。先到房间里去吃点粥,吃完就去医院挂盐水。”姨妈知道后赶来看我,还带给我一斤面包。挂了两天盐水就基本恢复了。第三天回农场,继续参加劳动。每天轮番着拔草,翻田,挑秧。几天下来,手上起泡,挤毛巾时手痛得不行。老知青说,手上起泡是磨成老茧的基础。

下乡知青全集完整版(我的母亲十七知青下乡)(3)

夏季主要农活:挖沟,挑灰,割稻,运稻,运草,挑土,积肥,种青菜,种大头介,经常要上早、夜工。10月农活:挑稻,挑泥,拾砖,翻田,斩田,种麦,敲麦田。这些农活我都要参加干。某天在黄豆田里干了一天的翻田活,右手磨出了10个水疱。虽然自己身体不够强壮,但不甘落后,努力把农活干好。农场管委会将知青的表现分为甲乙丙丁4个等第,我被评为乙上。对此,我还是满意的。

2017.5.27 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